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6)

中科院 | Environ. Microbiol.:青海高原黑河上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021-06-11 17:53 来源: 健康界

2 浮游细菌的群落结构、丰富度和多样性去除嵌合体后,从Illumina Miseq测序中共获得556 188条序列。每个样品的覆盖率均超过99%,说明样品中存在的大多数微生物种类都被鉴定出来了。稀疏曲线趋于饱和,表明测序深度足以支持后续的分析。表2列出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包括群落丰富度指数(Ace, Chao)和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 Simpson)。两种测量方法在主流和支流之间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p > 0.5)。从图1可以看出,各采样点的群落多样性指数是动态分布的。H2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大,Chao指数为2014.803,Shannon指数为5.529。结果表明,黑河支流浮游细菌的总体丰度高于干流。

表2.各采样点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图1.在门水平上,每个取样的微生物类群组成。系统发育分类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共有36个门,包括91纲、263目、441科和883属。图1显示了不同样本在门水平上的浮游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在每个样本中鉴定出36个不同的细菌门。在所有采样点中,浮游细菌群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这两个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62.46%和20.07%。另外两个占有较大丰度的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42%)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4.40%)。变形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在主河道高于支流,而左图分析显示,主河道厚壁菌门的相对平均丰度(0.29%)明显低于支流(29%)(图2)。不同采样点类的分布情况见表S1。结果表明,最常见的类群为γ变形菌纲(43.84%)、杆菌纲(18.12%)和α变形菌纲(17.38%)。γ变形菌纲是黑河上游水体最大的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最高,为8.12%-62.26%。在属水平上,利用热图分析了不同采样点浮游细菌群落结构,除H2外,其余采样点均聚集在一起。如图2所示,H3、H5、H6、H8菌株的优势菌种为硫单胞菌和酸化杆菌。H5中硫单胞菌的相对丰度高达80.61%,H6中硫单胞菌的相对丰度为32.55%。H6中酸化杆菌的相对丰度为51.92%,H8中酸化杆菌的相对丰度为33.96%。H3中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为71.97%。H1采样点优势种为Rhodanobacter,其相对丰度为29.56%。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