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武功旗花面,你吃过吗?
旗花面又称奇花面,是陕西省武功县独特的汉族风味小吃,盛名远扬。因它碗上飘的五颜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鸡蛋皮、葱花、海带丝、黄花菜,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其制作工艺以“汪、煎、清、稀、细、软、工”而闻名,吃法类似于宝鸡的一口香,婚丧嫁娶用来待客,一般需要十几碗甚至更多才能吃饱。在关中民间地区,除了喜爱吃燃面以外,旗花面也是最常见的吃法,尤其在冬天,吃着热火,浑身出汗,缺点是汤多面少需要多吃几碗。
据说旗花面历史悠久,最早有周朝说,最晚也有明朝说。相传明孝宗的正宫娘娘得了一场怪病,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一众太医竟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恰巧宫中有位农家出身的厨师,猜晓娘娘应是过食山珍海味所致,于是在清凉的鸡汤内下了几条手工细面,配以菱形蛋饼、葱花、鸡肉丝等,再滴入特酿的陈年香醋,旺火滚汤香煎,出锅盛之于娘娘。正宫娘娘连吃数碗,大汗淋漓,胃口大开。皇上听闻大喜,亲口尝试,更是赞不绝口,见碗内黄白绿花色分明,菱形蛋饼纤薄如一叶小旗,遂起名为旗花面,列为宫廷御饭。弘治年间,武功籍的康海被钦点头名状元,官居翰林院修撰,喜食面,便让自己的厨师跟御膳房的师傅学习了旗花面的制作方法。被罢官后,康海带厨师回归故里,于是旗花面便在武功流传开来,直至七百多年后的今天。
旗花面流传到武功后更加考究,优质的旗花面有 “汪、煎、清、稀、细、软、工”七大标准:“汪”,汤要飘香油要汪;“煎”,武功方言,汤要滚烫不能温;“清”,汤要清透不能浊;“稀”,汤要许多面要少;“细”,精工细做有考究;“软”,面条软和不能硬;“工”,上桌造型要好看。并且汤料又经改良,添加了环笋丝、海带丝、黄花丝、精瘦肉等,面条柔韧,汤汁爽滑,有开胃健脾之效。
旗花面浓缩了我童年时代对面食最美好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家新庄基地的房子还没有建成,父母就将空余的地方全部种成了蔬菜,每天中午母亲做饭时,我和弟弟就去拔菜,有蒜苗、葱、菠菜、豇豆、小白菜等各种品类,摘满半蛇皮袋子用自行车驮回家,真的有点土豪的幻觉,丰富的蔬菜为旗花面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配菜,满满的煮上一锅,真的是极美味的。做旗花面需要烧柴火,用大锅煮的面才劲道,面片之间不会粘在一起,汤多面少容易入味。现在家里用电磁炉、天然气灶头以后,用小锅做出来的旗花面经常出现面片之间粘在一起,汤少而味淡,吃不出当年热火朝天的感觉,也似乎体现不出关中人大锅做饭、大火烧饭,大勺舀饭、大碗吃饭的霸气。
旗花面从扶风涎水面演化而来,历史是很悠久的。但与其他关中面食相比,多少显得有些另类。秦人虽然生冷硬倔,但也并不只是端个老碗,闷头吃面不说话的形象,他们也有精致细腻的一面,武功的旗花面,就完整地表现了关中人的温情。心灵手巧的武功女人摊鸡蛋饼,做漂菜,炒臊子,擀面条,熬鸡汤,一家人幸福地坐在一起,慢慢地吃旗花面,说话聊天,享受着与世无争的悠闲从容。逢年过节的时候,武功人特别喜欢走亲戚,串朋友,互相拜年,今天,你在我家,明天我去你家,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都顶着力量把最好吃的美食显摆在客人面前,农村人更是要热情地招待客人两顿饭,早上,一定是浇了鸡汤的旗花面了,而且讲究抢头锅汤。所以,这里的人,走亲戚拜年,天刚亮就出门,晚上才回家,两头不见太阳。
由于旗花面面少汤多,所以吃法也很特别,论盘卖,一盘六碗,大约一个人至少可以吃六碗吧。当地惯常的吃法是只吃面,不喝汤,不知道这种吃法是如何演绎来的,可能喝太多汤后面的面就吃不下去了。总之,当这样一碗漂漂亮亮热热火火的旗花面吃进你嘴里的时候,那个酸香味瞬间便征服了你的味蕾,你会不由自主在心里为这一碗面而叫好。对于小编来说,不但喜欢吃旗花面,而且也喜欢做,如果是在家里做饭,我的首选就是做一锅旗花面,简单而大气、婉约而豪放,面少、菜多、汤多,辣子多,用家里的大老碗吃上3、4碗,想想都觉得很美好。小伙伴们,陕西武功旗花面,你吃过吗?
来源:爱有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