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朵也能染上脚气?街边采耳师可能是这样“出道”的
一勺一刷一铲,一推一弹一捏,七窍尽通,飘飘欲仙……采耳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人称“很舒服”、“欲罢还休”,但也有人造成损伤入院,甚至引发官司……
采耳,俗称为掏耳朵,是中国七十二行中的一技,素有“民间三大舒服之一”的美称。近年来借着消费升级、文化体验的名义,采耳文化成为新“风口”,然而行业兴起的背后,乱象也随之而生。
(全文3019字,阅读需要7分钟)
记者 | 宋霞 实习生史晓宇
编辑 | 白龙 实习生 宋雨晴
去足疗店采耳 为何染上“脚气”?
近日,某综艺节目上,明星尝试了采耳,隔着屏幕就能看出其舒爽的表情。评论区却有人回忆起了自己不好的采耳经历。大学生刘洋告诉记者,她曾经有过一次采耳的经历,后来在医院被诊断为真菌感染,为此治疗了1年多时间。2019年冬天她在北京的一家修脚店修脚的时候,发现此处竟有采耳的业务,于是顺便体验了一下。
“这家店客流量比较大,需要在门口排号,整体来看环境和卫生状况也比较不错。”刘洋回忆,当时价格大概是80元,采耳的流程相对比较简单,那位给她做足疗的技师用棉签和鹅毛棒在耳朵内转动了几圈,采耳工具进入耳朵则比较深,但是她说“整体过程很舒适”。
^技师使用工具为顾客采耳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在这次尝鲜后耳朵不时出现发痒、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在自己尝试掏耳朵缓解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决定前往医院就医。经医生诊断后,得知耳内存在真菌感染的情况,需要进行洗耳,“医生知道我的情况后极力提醒我以后尽量不要去外面不正规的地方采耳。”刘洋从医生处了解到,很多采耳店采耳工具消毒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感染,引发不良症状。
自此,刘洋会定期到医院洗耳,同时自行喷涂医院开具的一些药物,治疗的过程大概花费了300多元。好在目前已经基本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