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针灸治疗中风八法临床经验总结

2021-07-28 09:47 来源: 徐小丽LittleLily

郭尔夫从事针灸临床工作40年,现任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郭老师博览群书,精于歧黄,尤擅针灸,刻苦学习《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著作和现代医学,对经络学说、腧穴定位和针法有独特的见解。现就郭老师多年来运用针灸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郭老师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心、肝、脾、肾四脏及脑息息相关,七情六欲过激、内风痰浊、邪热瘀血是发病的原因,痰瘀互结,化火生风是中风的传变规律。郭老师讲中风病情复杂,病机多变,立法随症,不可拘一,治疗时要脉、证、舌合参,辨证论治后立法、立方。他总结历代名医治疗中风之法,将针灸治疗中风归纳为八法。

1醒脑开窍法

郭老师认为中风闭证是由痰湿上蒙清窍或痰热内闭心神所致。脑为元神之府,心藏神,主血脉,神志不清是心脑受损之候。针刺素穴豁痰醒脑开窍,泻心包荥穴劳宫,可清心降火,明神定志;太冲配合谷,可平肝熄风,开通机窍;痰浊壅盛针丰隆,以宣通气机,蠲化痰浊;疾刺十二井穴可通脉宣闭,对中风闭证效果明显。

2回阳固脱法

郭老师认为中风脱证系真气衰微,元阳脱竭,治当急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配合针刺内关。气海与关元二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位于脐下,“脐下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三焦元气所出之处,内系命门,为阴中存阳的穴位,灸之以回阳;神阙穴为真气所系,灸之可固脱,配百会升举阳气,四穴合用可回阳固脱。

3化痰除湿法

中风证见痰湿内盛者,针太白、中脘、天枢、水道、水分。郭老师讲脾为生痰之源,脾虚生湿,湿积生痰,除湿化痰要以健脾为主。太白穴乃脾经原穴,中脘为胃之募穴,二穴健运中焦;天枢乃大肠之募穴,可升清降浊,通腑除湿;水分穴可泌别清浊,配水道开通水路,水出有路,则湿去痰消。郭老师多用芒针深刺腹部募穴法以通腑降浊,化瘀除痰。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