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引起的“冒穿”陆续出现,稻飞虱的防控进入关键期

2021-08-22 13:48 来源: 人民资讯

稻飞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之一,当前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已经出现部分田块出现“冒穿”,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漏防田块出现“冒穿”。稻飞虱的防控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压前控后,绿色防控”的方针,但有的种植户习惯不见虫就不打药,又不注重常稻到田间查看,等看到了“冒穿”才发现田里稻飞虱很多,此时再用药就比较晚了。稻飞虱是累积暴发为害,前期一定要注重做好防控,控制虫口基数是成本最低的防治措施。

1、稻飞虱的类型与迁飞性

稻飞虱包括同翅目的白背飞虱、灰飞虱、长绿飞虱(很少见)以及半翅目的褐飞虱,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茎秆汁液危害,影响水分、营养的转运,发生严重会引起“冒穿”、“塌圈”。

稻飞虱中的白背飞虱和长翅型褐飞虱具有迁飞性,白背飞虱比褐飞虱早迁入、早迁出,一般从双季早稻穗期发生,褐飞虱主要在中晚稻田发生。长翅型褐飞虱成虫大多会在晴天白天上升到水稻植株上部,随地面升温形成的上升气流向高空移动,进入平流层后,能随气流长距熟迁飞,向北到达长江下游等地处于抽穗期前后的水稻上。

稻飞虱暴发比较难防的是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会长距离迁入稻田,若迁入量多,会出现打了一批又来一批;短翅型成虫是在当地增殖的,而且繁殖势能比长翅型高,若成虫大量增多是大发生的预兆。稻飞虱发生有一定的趋绿性、喜阴湿环境,如偏施氮肥或直播田用种多的田块,纹枯病和稻飞虱均容易发生。一般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更易诱发飞虱为害,而稻飞虱引发的伤口,也会加剧纹枯病的发生。

2、稻飞虱的防控进入关键期

褐飞虱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今年8月份降雨较多、温度适宜,有利于褐飞虱迁飞和发生危害,因此8月下旬至9月份是防治的重中之重。

适用于防治稻飞虱的药剂有吡蚜酮、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敌敌畏、异丙威、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吡蚜·呋虫胺、吡蚜·噻虫胺等,其中敌敌畏、异丙威、烯啶虫胺速杀性好,合理使用可控制虫量,但持效期短,在低龄若虫大量出现时打药最好,宜结合吡蚜酮、呋虫胺等持效期相对较长的药种。三氟苯嘧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速效性及持效期长,建议提早用药预防,不要等到“冒穿”了再用。

补充知识:盘拍法是田间调查稻飞虱成虫和若虫的常用方法,一般用白瓷盘,农户可用盘或盆代替,具体操作是调查时以清水湿润盘内壁,将盘轻轻插入稻行,下缘紧贴水面稻丛基部,快速拍击植株中下部,连拍三下。拍虫完毕,计数落入盘中的各类稻飞虱不同翅型成虫及低龄和高龄若虫数量。主要看低龄若虫数量是否很大,比例是否很高,若低龄若虫比例高、数量大,需及时防治。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

来源:云众地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