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美食“南沙酥”,你吃过吗?
河北平泉市悠久的文化历史孕育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御膳糖饼”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985年就被载入《国家食品大全》,1992年荣获河北省优秀食品“金鼎奖”。2009年平泉“御膳糖饼”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在河北省旅发大会中被评为“承德珍品”。平泉的“御膳糖饼”现在又叫南沙酥,传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平泉市及周边地区很有名气。它传承了平泉历史的饮食文化。
相传,清道光年间,道光皇帝的御厨中有一位面案师傅,这个人聪明伶俐、心灵手巧,为了讨皇帝的欢心,不辞辛苦地创作出“御膳糖饼”,皇帝吃后非常高兴,定为宫廷“御膳糖饼”。有一年,这位糖饼师傅跟随一位大臣私访路过八沟(今平泉),在八沟停留了几天,无意中遇到了早年在御膳房中共事的忘年之交刘主师的传人,为了不负与刘主师相交一场,遂将“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刘主师的传人。从此,“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在平泉流传至今。“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南沙酥的制作工艺并不神秘,但想通过短短的体验就能够偷师学艺也并不容易,这里的每一位糕点师都经历住了岁月的打磨,从初学时的毛手毛脚到如今的技艺纯熟,闫师傅坦言,这其中的不易,只有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才能体会的到。
南沙酥是以白糖、青红丝,瓜子仁,核桃仁,玫瑰等为配料,选用上好的面粉为主料。南沙酥以“水面包酥面”为技法,面粉掺入鸡蛋、白糖水、猪油即为“水面”,以猪油和面即为“酥面”,这样包裹的好处在于用擀面杖可以擀出好多薄层来,且各层互不粘连,然后在包上各种馅儿,擀成糖饼状,放在锅上来回均匀受热烤成的。千百年来,很多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但无论脚步走多远,平泉“南沙酥”的味道一直没有变,更是别具一格,在人们的脑海中,只有故乡最为熟悉的味道。
南沙酥之所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由于产品货真价实,选料讲究、做工精细、食材新鲜,南沙酥的制作经历了十多道工序后方才完成。层薄如纸,每层不过1mm厚,微风一吹就能刮掉一层。香而不腻、酥甜可口、入口即化的口感,这是南沙酥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也是历史的味道。小伙伴们,河北平泉美食“南沙酥”,你吃过吗?
来源:爱有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