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眼科专家告诉你:泪点低可能是眼睛的“下水道”堵了!

2021-11-28 09:38 来源: 人民资讯

得了泪道阻塞性疾病,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包括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和泪囊区按摩。若辅助治疗没有用,则要考虑手术治疗。很多患者往往一听到手术治疗,常常心生恐惧。其实,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的泪道手术已经很成熟,而且大多数都是微创手术,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

个性化治疗是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根据阻塞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泪点狭窄或闭锁可选泪点扩张术、咬切术、置管。泪小管及泪总管阻塞多采用泪道探通联合人工泪管置入术。

置管术

置管术是指通过将泪道引流管放置于泪道阻塞和断裂的部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膜性泪道各段的阻塞和骨性泪道中等以下的狭窄,临床中常与泪道激光技术、内窥镜技术共同应用。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腔泪囊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泪道阻塞的经典手术之一,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改进,对于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临床针对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缺点提出改良,避免皮肤切口,采用鼻内窥镜下的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效果确切,且为微创、面部无疤痕。

泪道内窥镜治疗

鼻道内窥镜管径细小可以探测到泪道的任何部位,了解泪道狭窄的程度、病因以及定位。同时清晰暴露手术视野,增加了手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具有术后不会在面部留下瘢痕,手术创伤较小等特点。临床中常使用泪道内窥镜联合激光的泪道成性术,手术效果明显、术后恢复快。

激光治疗

激光泪道成形术保留了泪道的粘膜的完整性,不改变泪道的正常生理功能。激光泪道成形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慢性泪囊炎和多部位的泪道阻塞疾病需要多次激光。针对其不足,目前临床上常将激光泪道成形联合泪道支架植入,通过支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

婴儿泪囊区按摩手法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团队在毕燕龙教授的带领下已致力于慢性泪道阻塞性疾病的康复治疗多年,提出“双步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改良泪点成形术治疗下泪点狭窄的”等新手术方式,并先后10多次在全国性和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上发言推广。团队针对现有鼻泪管的不足,对鼻泪管进行改良设计,目前已获得泪道支架专利6项,其中“一种可调节泪道支架”已实现专利转化,产品已先后完成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未来将进一步在各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资料: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毕燕龙、张娟

编辑:常津铭

来源:上海普陀发布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