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市连平县工作组:乡村振兴要先振兴“观念”

2022-02-25 09:48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新快报

■高贝林公司运营的现代农业大棚内生机盎然,棚内温度湿度均实现数字操控,洒水施肥有滴灌等技术设备加持。

位于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的西华山,最高海拔9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曾碎石遍布、芒草满覆,而今却生长着3000余亩的高山油茶,“8年时间,我们种出了客家人交口称赞的好茶果。”张刚对自家的油茶品质十分有信心。

同时间,落地忠信镇的美丽乡村示范区里,张一平团队打理的10个大棚同样生机盎然,精致小巧的“金宝贝”南瓜、已开出小白花的辣椒、果实红艳欲滴的圣女果等蔬果“各安一隅”,自在生长着。“去年9月份进驻后我们便抓紧时间先种植上一批时令蔬菜,都是采用我们自己研发改良的设备、技术。”

“连平好山好水,特色农产品不少,但目前尚未产业化、规模化。”深圳对口帮扶连平工作组(下称“工作组”)进驻调研后,对连平县当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是关键,当前,工作组正结合连平“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及各乡镇实际,推进产业资源整合,凝聚干群思想共识,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驻连平县工作组到上坪镇油茶种植基地走访调研。

转变观念 凝聚合力是第一步

“乡村振兴跟脱贫攻坚阶段是不一样的。”连平县委常委、副县长,工作组组长王峰提到,乡村振兴是场“持久战”,五大振兴里产业振兴为龙头、人才振兴是根本,要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离不开人的努力。而“发力”之前,转变以往的帮扶观念、形成想干事能干事的共识是第一步。

“先把人心提起来,然后才能干活。”王峰觉得,乡村振兴最终目的是要发展起产业、提高农民素质,让广大农民拥有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生存发展能力,真正能让农业实现市场化。“把当地百姓的观念转变过来,把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起来,把农民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将深圳的技术、理念和资源跟这里对接好。”要实现这个目标,观念转变尤为重要,也最为不易。

“打铁还需自身硬”,工作组46人进驻伊始,便先进行思想更新。同时,工作组也在通盘考虑对口帮扶9镇的镇域发展规划,眼下,他们正琢磨推动连平当地的资源整合,助推当地产业走上市场化道路。

■驻连平县工作组组长王峰到忠信镇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走访调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