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抗癌”5大误区,一文了解下

2022-10-05 06:23 来源: 小肆说健康

有一些患者觉得自己对医学一窍不通,便对医生的话言听计从,从医学角度来看,医生是权威,掌握着专业的医学知识,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独立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医生群体中也有可能鱼目混珠,良莠不齐。

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患乳腺癌遗憾离世的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儿子4个月时,她发现乳房有个小肿块,医生告诉她只是哺乳期奶块,直到儿子14个月后,疼痛剧烈时也没发现,一再误诊,最终发现时已是晚期乳腺癌伴多发转移。

有一些患者盲目崇拜名医专家只想挂某个名医的专家号,虽然名医专家是癌症领域的带头人物,但是也有专家治不好的例子,寻求医生救治没有错,但我们不要盲目于某个医生,一定要请教咨询多位医生的建议。

03误区3:越昂贵越进口的药越好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通常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其实对于抗癌药物来说,便宜的药并不代表药效差。

一个正规的药品进入临床前一定会经过包括动物实验,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生物等,效性试验,临床实验等一系列严格的临床观察,只有这些实验证明了国产药至少取得了和进口药相同甚至超过的效果才能进入临床使用。

有些人认为贵的药品可以避免不良反应,其实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正常用量用法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几乎所有的药物在一定条件上都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昂贵的药物也不例外。

所以判断药品好坏,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便宜的药也能取到很好的治病效果,为什么非要购买昂贵的药品呢?大家在购买药物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之下再结合自身的经济情况,合理选择药物。

04误区4:过度治疗,一刀切保命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