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样病变,与代谢异常、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2023-02-03 20:23 来源: 小肆说健康
导语: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是一种局限性病变,通常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或凸出。一般可以分为非肿瘤息肉和肿瘤肉瘤。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少量的患者会出现右上腹轻微不适、腹胀等症状。近年来,PLG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果有明显的症状,怀疑有恶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去除胆囊。
01起因
(一)根本原因
1、代谢异常
胆汁中的脂质代谢异常,特别是胆固醇代谢紊乱,是PLG的一种常见类型。胆汁中含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在生理条件下,各种成分在胆汁中以一定的比例溶解,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平衡。胆囊内的胆固醇离子在胆囊内沉积,引起炎症和粘膜组织的增生,从而导致胆囊内的胆固醇。
2、慢性炎症反应
炎症是 PLG良性病变的第二大原因,长期受到生物因子、化学性因子等的刺激,会导致胆囊的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的损害与修复会促使胆囊炎的发生。它的突起物是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以及慢性的炎症细胞。
3、胆囊肌瘤
胆囊腺肌增生是一种良性的胆囊疾病,主要表现为粘膜上皮、肌层的增生。大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因为胆囊粘膜增生、面积增大、平滑肌增生所致;也有人提出,这是因为胆囊神经原性机能紊乱,胆囊动力异常,胆囊压力不正常,囊内压力增高,逐渐形成憩室,诱发肌层增生、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