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生态发展 种养循环 产业致富

2023-03-14 08:06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生态发展 种养循环 产业致富

——冕宁县若水镇哈哈肉牛养殖基地见闻

肉牛养殖成为哈哈村最大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徐箭明文/图

河滩平原上牧草芳香,辽阔的草地上,上百头牛儿悠闲地散步、吃草、打滚玩耍,有身形肥硕的西门塔尔牛,有通体雪白的夏洛莱牛,也有肌肉匀称的冕宁本地黄牛,蓝天白云下,展开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和谐画卷。

这里是冕宁县若水镇哈哈村肉牛养殖基地。

此时,牧场上的工人们一边忙活着将发酵的牛粪“沃”进地里,一边收割满满一背篓的牧草,喂养圈中的乳牛。“今年牛肉市场好,我们工资奖金肯定都要涨了。”工人愉快地讨论收入。

哈哈肉牛养殖基地位于冕宁县若水镇哈哈村一组,到目前已有八年的发展历程。2015年,哈哈村致富带头人便瞅准了当地优越的养殖条件——河边水源充沛,河滩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合牧草生长……种种养殖优势叠加,在当时脱贫攻坚政策的引导下,肉牛养殖基地顺利办了起来,成为哈哈村最大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肉牛养殖基地已投3400多万元,建起牛舍5000多平方米,在基地内种植牧草和玉米630亩。”基地负责人李吉华介绍,目前肉牛存栏960头,年产值达到480多万元,通过集中养殖、科学养殖,降低成本,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

该基地最大的特点是“种养循环”,种植的牧草玉米饲养肉牛,动物粪便一部分经过发酵后回入地里,增强土地肥力,推动牧草、水果等植物生长,实现高效、绿色、生态的循环种养模式。另一部分入大型沼气池,除了供基地能源使用外,基地还安装了输送管道到附近村庄,免费为52户条件困难的农户提供生活用气,受到当地群众欢迎。

“我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逐步打造成为集科研、种植、养殖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园。”据介绍,该基地2021年被冕宁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被列为州级养殖类农业园区培育对象,带动了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其出产的优质牛肉不仅满足当地需求,也远销州内外。

2020年,该基地进一步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计划年出栏3万头,目前即将投产。2022年,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和优势光照条件,新投资500多万元建设100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让“哈哈”品牌得到充分扩展。

基地发展红红火火,也让当地村民有了固定的、持续性的收入。多年以来,助力了脱贫攻坚,巩固了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村民马嘿伍兹莫夫妇过去一直在外地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没办法照顾。基地创办后,夫妻二人毅然回到村里,开始了新的工作。

“没想到我们小山村也有自己的企业,现在我们俩年收入合计10多万元。”马嘿伍兹莫非常高兴地说,如今,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方便照顾老人辅导孩子学习,一年到头攒下的钱,比在外地务工还多四五万元。

目前该基地以及葡萄园每年固定员工28人,人平均收入4.8万元;季节性用工60人左右,人均增收两万元。除此以外,基地还以200元/吨的价格,每年收购附近村民玉米秸秆5000吨用于堆肥发酵,让废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减少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减轻防火压力,产生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