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黄瓜流胶,防治“有招”

2023-04-11 12:44 来源:明珠号 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正常生长发育的黄瓜一般不会出现流胶现象。当黄瓜植株发病后,输导组织被切断,导致光合产物溢出而产生流胶。引起黄瓜流胶的病害主要有黄瓜黑星病、疫病、蔓枯病、枯萎病和炭疽病。黄瓜发生流胶后,植株上方逐渐萎蔫直至死亡;瓜条流胶后,其商品性差,甚至出现畸形或软腐而无食用价值。

黄瓜流胶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严格控制大棚湿度

很多大棚里面只有温度计,而少有湿度计,菜农往往只根据温度高低来决定是否放风。如果冬春的雨雪较多,气温比较低,很多菜农害怕放风会降低温度,故几乎很少放风。再加上周期浇水、喷雾防病等因素,导致大棚湿度过高。凡是湿度高的棚室,黄瓜流胶病就发生厉害。

防治黄瓜流胶病,要严格控制大棚湿度。即使在不适宜放风的天气下,也得想办法降低大棚湿度。同时,浇水时要小水勤浇,尽量选择晴天中午浇水,最好采取膜下浇水的方法。连阴天时,可使用烟雾剂防治各种病害,避免增加空气湿度。

对黄瓜种子进行消毒

将种子装入尼龙种子袋中,先用20℃温水浸种20分钟,再用50℃—52℃热水恒温烫种25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温度降至35℃时,停止搅拌,继续浸种6—8小时。

投洗后在28℃左右的条件下催芽8—10小时,当有1/3种子破嘴时,将种子置于0℃—2℃条件下低温处理7天左右。之后再将温度升到28℃左右的条件下继续催芽,当催芽的种子有70%以上破嘴时,即可播种。或用100倍40%甲醛浸种30分钟,洗净晾干后播种,可预防由种子引起的病害传播。

棚室消毒

每亩用硫磺2公斤与4~锯末混合后,分4—5堆点燃密闭烟熏一夜,消灭棚内病原菌。或百菌清烟熏: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克,傍晚闭棚烟熏处理,能预防灰霉、炭疽、黑星等多种真菌性病害。

防治土传病害

造成黄瓜流胶的5种真菌病害都能通过土壤传播病害,连年种植蔬菜的地块可用氰氨化钙处理土壤。

利用夏季高温季节,每亩用35—60公斤氰氨化钙和4—6厘米长的麦秸或菇渣、牛粪等1—1.5吨均匀撒上,耕30厘米深,然后起垄高30厘米、垄宽60—70厘米,盖上透明薄膜,在膜下灌足水,膜四周盖严,利用太阳能光线照射熏蒸,使膜下土层温度达40℃以上,连续熏蒸20—30天,可有效杀灭各种土传真菌、细菌病害及各种杂草种子。

化学药剂防治

黄瓜黑星病防治

若发现病株,及时深埋或烧毁。在发病初期,可喷“天达—2116”600倍加菌毒速杀2000倍液;40%福星乳油10000倍液,或用“天达-2116”600倍加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瓜疫病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病瓜后及时清除,并喷洒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7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喷3次。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黄瓜蔓枯病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治2—3次。

(满昌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