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镇:共谋共建共参与 奏响乡村振兴曲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在牛首镇葡萄采摘园,附近村民利用农闲打零工,在家门口挣钱。全媒体记者 丁涛 摄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宋萌
近日,在位于樊城区牛首镇花园村的襄西月季苑里,61岁的花园村二组村民刘怀玉忙着在葡萄园里摘芽。“孙子上学了,在家里也没别的事,就到这里务工,在家门口挣钱。”刘怀玉笑着说。
襄西月季苑目前正在进行3000多平方米的草坪地平整工作。“干活的大部分是村民,计划‘五一’前试营业。”花园村党总支书记林伟说。
村民共商致富经
274省道横穿花园村,地理位置好。
“2019年,村委会组织我们出去参观学习后,召开了村民大会,专题讨论种植月季花事宜,村民们都同意。”花园村三组村民林道运说,如今村民屋前的花园里种满了月季花。
共同缔造理念已深入人心。
2022年年底,襄西月季苑农家乐经营者精力不够,为了发展其他产业,准备关停农家乐。村委会得知消息后,迅速召开“花香有我,幸福相伴”村民议事大会。
“襄西月季苑地理位置好,面积不小,关停太可惜了,村委会可以接手管理。”“那里面还有我家的土地,我不要租金了,等农家乐赚钱了,土地算入股。”……
大家集思广益,纷纷围绕垂钓、采摘、儿童游乐设施建设、房车露营等提出意见和想法。10余名村民以土地、技术等方式入股,助力村集体产业发展。
“经过20多次议事大会,关于襄西月季苑的发展方向,绝大多数村民表示同意并支持。”林伟说。
4月10日,襄西月季苑的桃花逐渐凋谢,葡萄藤蔓开始爬上架子,饭店前的空场地内停了6台不同装修风格的房车,排水管网基本铺设完毕,集垂钓、采摘、游玩、房车、露营、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初具雏形。
片区共谋产业链
在牛首镇西南方向,袁营村、茶庵村、新集村三个村庄连接成片,紧邻汉江。以往因交通不便,这三个村庄的发展受到影响。如今,该片区的通村通组“四好农村路”修建了10公里,村组与集镇之间的交通便利起来。
道路修通了,发展要同步跟上。三个村的党组织书记和乡贤、致富带头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发展思路、共享致富资源。
“三村交接的雷家沟有3000多亩地,三个村商量着连片流转,并外出开展招商。我们了解到,乐事集团需要大量的土豆供应,我们就把村里的土壤送去化验,这块地很适合种土豆,面积也符合要求。”茶庵村党总支书记涂志勇说。
三个村通过联合召开会议,互通有无,共商三村联动、抱团发展的模式,依托现有资源禀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探索产业联盟道路。
沿线共建产业群
樊城乡村振兴一号公路蜿蜒曲折,串起九座水库,打通了牛首镇以李沟村为代表的数十个偏远村。
沿线村居统一种植的近万亩油菜花,成了春季游客踏青赏花拍照的网红打卡地。
如何发挥一号公路的带动效益,搭上致富快车?沿线村居村民共谋,寻找发展之路。
引进乡贤能人,完善采摘、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张湖村五组村民陈自强拥有一项烹饪好技术——烧鹅,一号公路的火热景象燃起了他回乡创业的热情。2021年,陈自强带回“陈记烧鹅”这一品牌,在张湖村经营农家乐,生意红火。
汪雄原本在襄城区庞公附近种植草莓。经朋友介绍,他在李沟村流转32亩土地,建成16个草莓大棚,平均棚产3000斤,以丹东红颜为主,果肉个大多汁、味甜色鲜,丰富了一号公路沿线采摘产业。
周边的王坡村、花园村、陈李湾村等村居利用一号公路便利的交通条件,引进了近万亩的莲藕种植产业。
沿线村居还在路边规范化搭建临时案台,方便村民销售蔬菜、土鸡蛋等各类农产品、小吃和玩具。人流量大的时候,一天销售额能达到两三百元。
“牛首镇紧邻城区,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将36个村居划分为近郊、中郊、远郊村居。靠近竹叶山、八大市场的近郊村居,主要发展蔬菜、中草药种植业。中郊村居主要发展莲藕和文旅产业。远郊村居根据自身特色打造农副产品品牌。我们把共同缔造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以‘院落会’‘诸葛会’等形式,让村民共谋共建共参与,推进产业发展,使牛首成为村中有美景、景中有产业的‘城市后花园’。”牛首镇党委书记王浴辉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新 新冠又上热搜,我们会不会二阳?
-
第 “二次感染”存在哪些误区?新冠“大角星”传染性和毒力如何?专家这样说
-
澎 核查: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预期寿命下降?
-
第 奥密克戎XBB.1.16更具传播效力?疫苗该如何选择?
-
澎 创新药就该低价?这是方向性错误,业界喊话不要过分人为干预
-
社 20 万只中才有 1 只!科研人员发现海参界的“白天鹅”
-
新 上海医院证实:新冠检出确有增加,主要是这些人!“二阳”症状会更重吗?专家分析
-
央 多地网友称自己“二阳”了,会不会更难受?听听专家怎么说
-
八 细思极恐!上海餐厅疑似又见蓝环章鱼 专家:蓝环章鱼的毒没有解药
-
经 新冠“二次感染”来了?专家:五一假期再次感染几率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