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逛吃”“逛吃”,注意这些细节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张翔)潮玩展、草坪音乐会、室内滑雪场、网红咖啡……“五一”假期,武汉市民将享受丰盛的文化娱乐大餐,不少人摩拳擦掌,计划约上亲朋好友外出游玩、聚会聚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柳湘洁提醒,假日期间应注意这些健康细节:
外出游玩,这些情景建议戴口罩
部分家庭选择环保出行,游玩时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外出。这种情形需要佩戴口罩吗?柳湘洁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日前发布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大家佩戴口罩。
她分析,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进入5月后,还将出现手足口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高发风险,需积极做好防范工作。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风险,对自身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于已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戴口罩不仅可保护自身,也能防止喷溅飞沫,保护身边的人。
根据最新版“佩戴口罩指引”,“五一”假期外出游玩,这些情景建议市民佩戴口罩:乘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与之相对的,“五一”假期这些情况可以不用佩戴口罩: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游玩;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也可不戴口罩。此外,3岁及以下婴幼儿也不宜戴口罩。
景点打卡,错峰预约避免太拥挤
假期到热门景点游玩,或是参加各类文娱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
柳湘洁建议,如果要“打卡”热门景点,建议大家提前预约、错峰出行,避免过度拥挤。一般假期的前几天客流量较大,如果这几天出游,建议避开热门景点和娱乐场所,选择相对人流较少的景点和娱乐场所。
也可以选择到公园或郊区等户外场所游玩,可亲密接触大自然,舒爽身心。
聚会聚餐,使用公筷分餐不分爱
近年来,武汉市餐饮企业大力推行公筷公勺,假期如有在外就餐的计划,柳湘洁建议市民别忘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她介绍,包括流感病毒、甲肝病毒、幽门螺杆菌等在内的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接触或粪口途径传播。多人聚餐时,大家的唾液通过筷子和勺子经由消化道传播,增加疾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风险。改用公筷公勺,或是采取分餐制,能有效降低“病从口入”。
此外,聚会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记得勤洗手。如果聚会场所空间密闭,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洁净。保持健康好习惯,快乐度过假期。
【编辑:余丽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