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失乳人生:摆脱残缺,拥抱“不完美”
同年春节,李湘铃的父亲回老家,终于发现了她的情况,急忙带她去了医院。李湘铃被确诊为乳腺叶状肿瘤,需要进行乳房切除手术。
“那时的我还比较懵懂,不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父亲带着我辗转去了县里、州里的医院,都说做不了。”最后,李湘铃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第一次去医院检查时,李湘铃怎么都不愿意在医生面前掀起自己的衣服。“当时觉得自己的乳房很丑,不想让别人看。”在得知乳房切除手术前医生都要对患者的乳房拍照留存后,李湘铃更是抗拒,站在拍照间的蓝布前踌躇不前。
考虑到李湘铃的年龄和未来的身体发育状况,医生决定将乳腺和肿瘤全部切除,再植入稍微大些的假体。
一场手术结束了,李湘铃只知道右边膨胀的乳房“小”了不少,松了口气——当缠在伤口处的纱布一层层揭开,再次站到拍照间里时,她反倒觉得开心。
然而,李湘铃也有成长的烦恼。随着年龄增长,身边的女孩逐渐爱俏,穿起漂亮的紧身衣裳和裙子,她却始终“最爱”宽松的T恤,不愿让人发现她身体的“秘密”,“因为发育问题,我的左右乳房大小不一,只能靠衣服遮挡掩盖”。
李湘铃说,她打算今年高考完再来长沙复查时,将假体取出重建,换成和左边乳房一致大小的型号,当做考上大学的礼物。
一年3000余例确诊患者,仅700余人接受“重建”
摆脱乳房缺失的痛苦,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希望。
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整形区,人来人往——该院有着20年乳腺整形经验的头颈外三科主任李赞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医生,请帮我保住乳房!”
医院有三个诊治乳腺癌的科室,每年接诊3000余例患者,约80%患者需要实施乳房切除手术——可是,这其中选择术后乳房重建的仅700余人。
“不是万不得已,我们也不想给她们留一份残缺。”李赞说,当癌症发展到中晚期或是乳腺内有多发的弥漫性恶性钙化存在,乳房全切手术就是唯一的救命方式。
是要命还是要乳房?
在这里,90%的患者会为生命妥协。但李赞也见证过一些“特别的存在”,她们为了人生的“完整”不要命。
“病人才30多岁,死活不愿接受切除手术,不接受残缺的身体。”李赞说,该患者尝试了很多偏方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显然都是无用功。一年后再来复诊时,她已发展至局部晚期,乳房破溃,无药可救。
在李赞看来,之所以还有10%的人选择“不要命”,是因为观念陈旧,“她们并不了解也不相信,乳房切除后,还有重建完整的机会”。
李赞介绍,乳房重建手术分为一期重建和二期重建。一期是在全切术后立刻重建乳房,患者不会有乳房缺失的体验。而来找他的大多数是二期重建手术患者,她们需要在做完全切手术后至少半年时间,再接受重建,“这段乳房缺失期,会让很多人失去自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