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钟南山院士的实话、信任和哽咽

2020-01-31 04:36:0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胡适先生讲过几句著名的大白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这是胡适一百年前讲的。

向钟院士致敬,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是一个真正学者才会有的态度。

这也是事实的力量,信息公开的力量。

某种角度来说,在湖北的疫情新闻发布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嘲弄后,有关方面如此借重一个广受尊重的著名医生的话语影响力,其实也是长期信用受损后无奈的替代方案。

这里面其实蕴藏着两个基本假设:

1. 就是相信人是有理性的(不过,人的理性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人的行为终究是可以信任还是不可信任的,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在20世纪后期演化出一门新学问:行为经济学,到了21世纪,据说诺贝尔经济学奖已三次颁给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学者)。

2. 在一个观点可以公开传播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凭借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而无数个自利的决策,最后会汇成利他的、从而根本有利于增加整个社会福祉的巨流长河。

前一个假设,是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的核心基石。

后一个,其要旨已被写入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宣言。这是人类在经历了几千年残酷的流血和争斗后,才终于得出的基本教训之一。

不妨做一个举手可及的小问卷:尽量多问问身边的亲友,当看了钟院士的视频和文字版采访后,他对钟院士的看法,是相信、还是不相信?他对疫情了解的不确定性,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他如果还在担忧,担忧是平复,还是更严重了?而这些许许多多人的感受,汇拢在一起后,是让此时此刻的世界多少恢复了一些安宁和平静,还是更加焦躁烦闷了?

我也欢迎读到这篇短文的读者,有兴趣的话,留言分享你的意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