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华附中的学生们因为一部微电影“炸开了锅”。一部由高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由于题材较为大胆,讲述“高中女学生怀孕”的故事,在上传门户网站之后的短短时间内,迅速被删除。记者从多渠道了解到,电影被删除是因为片中出现了学校校服,学校担心带来负面影响,要求创作团队删除了影片。(4月14日《北京青年报》)
“高中生怀孕”,这的确是很敏感的话题,虽然在现实中已经发生过不少,但教育却似乎至今还无法直面,以致于大胆的学生拍摄了“高中生怀孕”微电影,却被学校要求速删,其背后是教育的“堕落”。
有报告显示,三成高中学生有特殊异性朋友,三成高中生有拥抱、接吻、抚摸等边缘性行为,而初次性行为的年龄竟然下探至12岁,已经发生在小学生身上。在现实生活中,15岁的女生在医院的厕所中生下男婴;16岁的女生被家人送到医院引产、上环等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尽管“高中生怀孕”已经不是个别,但要让教育者直面,恐怕还是个难题,这一点还不如学生。
据了解,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一位高中女生在意外怀孕后,学校、老师、父母各方面的不同反应,以及最终生产失败的结果。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敏感的,更是“现实”的,回避是不行的,唯有直面。实际上,这部微电影,近日上传至优酷,进行了“首映”,获得点击量,甚至有网民直呼该影片“惊为神作”,认为影片在大胆突破、精心制作的基础上,带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更有学生认为,“高中生怀孕”其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题材,也是中学生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影片的难得之处就是体现了这样一个敏感却又现实的主题。既然这部微电影获得了这么高的评价,也实在没有理由被删除。
这部“敏感”的微电影被删除,学校的理由是该微电影的主题立意已触及底线,且在虚构的情节中出现了学校的名字和校服很失当,虽为微电影,但担心会给学校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说到底,还是因为教育者“害怕”之过。为何“害怕”?一方面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另一方面是缺乏应有的教育底气,这同时也是缺乏教育科学的表现。
一边是学生谈恋爱成为常态,学生有性行为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一边却是性教育严重滞后。现在学校的性教育不仅是落后的,更是空白的。太多的学校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性教育。可社会的“无痛流产”却是一遍又一遍地强化着学生对性行为的“淡化”。学生带着空白上路,却又陷入复杂的社会之中。最终最受伤害的仍然是学生。
学生敢于拍摄“高中生怀孕”,这是令人可喜的,这说明他们已经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更有了直面这个敏感问题的勇气,而学校完全可以借助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生道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本是一次最好的教育,却被教育者无情的扼杀了,这实在可惜。
(来源:东方网 作者: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