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救护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救护车数量少逐渐成为院前急救工作发展的掣肘,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黑救护车”。此前,媒体曝光过北京多家医院的“黑救护车”乱象,相关部门也表示将加大打击力度,但近日有媒体记者通过近一个月的多点调查发现,“黑救护车”依然猖獗。同时,还有一些外省市医院正规登记的“白救护车”,长年在北京趴活。
类似种种救护车乱象,在国内其他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最近的两则报道便能加以佐证——《黑龙江发生车祸3死20余伤 救护车转运收1400元》,《南京“黑救护车”不跑市区专跑长途 每公里收费高达20元》。仅一条随意、混乱的收费标准,就常常让患者家属感叹“伤不起”,而各地此前展开的多次执法治理,似乎也陷入了“割韭菜困境”: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不仅“黑救护车”的老顽症难以彻底杜绝,而且还不时冒出诸如“白救护车”异地趴活等新问题。
相比半路加价、狮子大开口要钱,救护车乱象带来的更可怕后果是“要命”。不管是精心克隆高仿的“黑救护车”,抑或是常年异地趴活的“白救护车”,其院前急救的医疗设备配置、卫生消毒标准、医护人员执业素质、临场急救方案等等,都很难得到刚性保证。以至于有的时候,救死扶伤变成了帮倒忙,收钱急救沦为“图钱害命”。
戏谑的是,这些道理,患者家属往往都懂。更多时候,他们对“黑救护车”是“骂并无奈着”。谁让正规急救车不容易叫到,且出车、到达等服务都显得“慢一拍”呢?实际上,“黑车”也好,异地“白车”也罢,这些“非正规军”之所以能长年存在,表面看是有利可图、有机可乘,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急救资源的供需两端未能较好匹配。
本地区正规急救资源供给相对不足,多部门联合执法造成“都管都不管”的执法盲点,是这些年来“黑救护车”屡打不绝的主要原因;而“白救护车”常年跨区域趴活,则与属地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履行不够、涉事单位日常管理存在漏洞有关,但深层次里,也与地区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成本不一的大背景有关。只有找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对此,持续增加医疗急救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尽快理清执法主体,严格高效依法执法,才能杜绝种种乱象继续存在。
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急救事业绝不是一门见钱眼开的“生意”,而是要努力保障好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对急救领域出现的种种乱象,各地职能部门绝对不能再放任自如、“蜻蜓点水”了,该行动的要行动,该问责的要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7月曾说过,使全体中国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是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又提出,要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了人民的健康,当务之急就要走出“割韭菜困境”,坚持堵疏结合,放管结合,以法治和监管的利剑,激活市场资源,培育整体向好的急救市场环境。同时,调整治理思路,变突击执法整治为细水长流的常态化治理,如此,“李鬼”自然会逐渐消失,“白救护车”也能用于正道,而这也是患者的福音,改革的目标。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