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我国《母婴保健法》实施20周年及第11个“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联合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今天(9月1日)启动“预防出生缺陷”宣教公益活动。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据权威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数据显示,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高达90万例。我国每年因出生缺陷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围产医学专家程蔚蔚教授指出,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十分复杂,近亲结婚、遗传因素、高龄妊娠、营养素缺乏、病毒感染、糖尿病、药物使用不当,以及不良生活嗜好、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都会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概括而言,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在于孕前和产前的一、二级预防。”程蔚蔚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对于严重出生缺陷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可采取的手段是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尽可能地及早发现,减少出生。以往,孕妇要等到孕中期,也就是15-20周才能做唐氏综合征筛查,而且检出率并不是很高。目前,孕早期(10-13周)唐氏综合征筛查已经开始在我国多个城市开展。该筛查只需B超检查及抽取3ml静脉血两步即可,简便安全。
今天的宣教活动中,有关专家围绕我国育龄妇女和妊娠前半期妇女常见病之一——甲状腺疾病、在孕妇群体普遍存在的维生素D缺乏,以及可导致婴儿罹患先天性疾病的母亲孕早期感染弓形虫、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HIV)、乙肝病毒(HBV)、细小病毒B19、艾巴氏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CMV)、疱疹单纯病毒(HSV)等问题,分别阐述了相应的早期筛查手段及意义。比如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怀孕前就进行甲状腺指标筛查,在孕妇妊娠后3个月检测血液维生素D浓度,在孕前进行针对上述病原体的TORCH检测等。
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教授表示,随着社会与环境等因素影响,出生缺陷疾病已日渐成为中国儿童残疾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出生缺陷工作的重点,是要提升大众对孕、产前筛查的了解与重视,倡导公众主动进行孕、产前优生健康检查,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保证新生儿“零缺陷”。
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包括预防出生缺陷发生,即婚前检查、遗传咨询、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孕期合理营养、谨慎用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防止缺陷儿出生,主要是在孕期通过筛查和产前诊断方法,及早识别胎儿的先天缺陷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施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