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寻医问药>>疾病大全

OK”镜,一定OK吗?
发布日期:2004-05-12

  日前,国内数家媒体报道了多例配戴“OK”镜的青少年眼角膜受 损、眼睛发生溃烂甚至近乎失明的医疗事故。许多读者纷纷来信,询

  问有关“OK”镜的技术、功能和临床效果等问题。带着众多近视眼患 者和关心子女眼睛健康的家长们对本栏目的信任和期望,记者于近日

  走访了我国著名的眼科疾病治疗专家、原同仁医院院长李志辉教授。 李教授悉心地解答了广大读者密切关注的一系列问题。

  李教授首先介绍了有关“OK”镜的基本常识。“OK”是角膜塑型 学或者角膜矫形学(Orthokeratology)的简称。所谓“OK”镜,就是

  由高透氧率和高透光率的特种材料制成的、质地较硬的角膜矫形接触 镜。它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和耐老化性,对眼角膜表面具有较强的

  压模塑型作用。这种隐形眼镜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即近视眼患者 通过长时间配戴“OK”镜,对凸度增大的角膜光区施加压力,改变角

  膜弧度,减少角膜屈折力,降低近视屈光度,提高远视力,从而起到 矫正视力的作用。

  “‘OK’镜并不是人人适用的。”李教授紧接着说,“它对角膜 的塑形作用只适用于近视600度以下、散光小于100度的7~18岁的青少

  年。符合以上条件的近视眼患者的角膜组织相对柔韧,可塑性较强, 只有他们才具备受眼角膜压塑就范的可能。因此,对于成年人或者近

  视度数较大的青少年,‘OK’镜极难起到矫正视力的作用。”

  李教授同时指出,迄今为止,无论是非手术的戴镜(框架眼镜、 隐形眼镜和“OK”镜等),还是手术方法,都只是矫正近视眼的屈光

  缺陷,而不是治疗和治愈近视眼。近视眼的本质并不因采用了这些方 法而改变,近视眼组织的病变依然如故。

  针对“OK”镜目前在我国的推广状况,李教授列举了一个颇令人 深思的现象:目前在我国推广“OK”镜的绝大部分是中小规模的医院,

  而像同仁医院、协和医院和北京医学院等在眼科治疗方面具有权威性 的医疗单位,却依然处于谨慎的临床试验的阶段。

  实际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早在80年代就开始研制 “OK”镜,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这种“OK”镜已是第三代产品。由于这

  种产品在相关技术、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西方国家至今很少有人使用,而我们的近邻日本甚至还未批准该产品 在国内推广。

  由此可见,国内部分医院为了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未对“ OK”镜进行严密的技术审定的情况下,就大范围推而广之,实乃置广 大近视眼患者的健康状况于不顾!

  更令人不可容忍的是,除了部分医院外,竟然还有一些非医疗性 质的商业机构打着“实行三包”的旗帜,公然销售“OK”镜。“‘

  OK’镜和许多医疗器械一样同属于要求极为严格的人体体内植入材料, 其检查和处方都是专业性极强的医疗行为,绝非商业部门所能胜任。

  只有在设备安全的医院和眼科医生的指导下配戴‘OK’镜,使用者的 安全才有可能得到保证。”李教授严肃地说。

  “OK”镜的配戴不当也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之一,例如有的使 用者没有遵照《“OK”镜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在拿取和使用镜片时

  忽视了必要的清洗和消毒环节,再如使用了其它品牌的护理液,使镜 片提早老化和损坏。

  那么,“OK”镜是不是完全没有使用的价值呢?李教授认为,对 “OK”镜的效果进行定论还为时过早。此项技术在经验上尚不十分成

  熟,因此还需待以时日,进一步对其远期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科学的 观察、总结和评价。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国家有关部门能够给广大读者一份 满意的答案!

  

  (光明日报 2001年4月2日)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