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小儿沙眼做好预防工作是重点
发布日期:2013-06-03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沙眼是儿童少年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
解放后由于卫生知识的普及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沙眼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但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有增加趋势。沙眼的病原体具有与病毒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称为沙眼衣原体。
儿童沙眼多见,常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患儿有流泪、怕光、异物感、眼分泌物多而粘稠。结膜充血,表面有许多隆起的乳头状增生颗粒和滤泡。1―2个月后变为慢性期,睑结膜变厚,乳头和滤泡逐渐被瘢痕组织代替。
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没有完全形成瘢痕之前,沙眼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病情的进展,角膜可出现新生血管,像垂帘状长入角膜,称之为沙眼角膜血管翳。沙眼的严重危害在其并发症和后遗症,迁延不愈的重症沙眼可引起睑内翻倒睫、实质性结膜干燥症、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等,并常引起视力障碍。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调查,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沙眼的预防,重要的是教育儿童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坚持一人一巾一帕,使用的手帕、毛巾要干净。勤洗手,尽可能采用流水洗手、洗脸,不用脏手、衣服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等。对集体方面,应改善环境卫生,在托儿所、幼儿园要认真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检查发现并治疗已有沙眼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