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怎样预防呢
发布日期:2016-04-27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并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发病率在各地区有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子宫内膜癌的几个表现介绍
(1)出血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3)疼痛 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下腹痛。绝经后女性由于宫颈管狭窄导致宫腔分泌物引流不畅,继发感染导致宫腔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下腹痛伴发热。肿瘤晚期时癌组织浸润穿透子宫全层,或侵犯子宫旁结缔组织、宫颈旁韧带、膀胱、肠管或浸润压迫盆壁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持续性,逐渐加重的疼痛,可同时伴腰骶痛或向同侧下肢放射。
(4)腹部包块 早期内膜癌一般不能触及腹部包块。如内膜癌合并较大子宫肌瘤,或晚期发生宫腔积脓、转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块(如卵巢转移时)时可能在腹部触及包块,一般为实性,活动度欠佳,有时有触痛。
(5)其他 肿瘤晚期病灶浸润压迫髂血管可引起同侧下肢水肿疼痛;病灶浸润压迫输尿管引起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甚至导致肾萎缩;持续出血可导致继发贫血;长期肿瘤消耗可导致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几个方法
1、健康宣教及预防
普及防癌知识,定期进行防癌检查;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紊乱或不规则流血者,应先除外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流血者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2、注意饮食结构,保持大便通畅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为预防阴道残端出血、肠粘连,应保持大便通畅,食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牛奶、海产品、豆腐、水果、蔬菜等。
3、激素及其他药物治疗的护理
(1)对于晚期癌、癌复发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年轻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均可考虑孕激素治疗。一般用药剂量要大,如醋酸甲孕酮200-400mg/日,已酸孕酮500mg/日,至少10-12周才能初步评价有无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副反应,一般副反应轻,可引起水钠潴留,出现浮肿,药物性肝炎。应告诉病人停药后会逐步好转。
(2)对三苯氧胺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潮热、畏寒类似更年期综合症的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阴道流血、恶心、呕吐。如出现副反应应向医师汇报。三苯氧胺是一种非甾体的抗雌激素药物,一般剂量为20-40mg/日口服。可长期应用或疗程应用。
4、心理支持
帮助病人熟悉医院环境,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告知病人子宫内膜癌的病程发展慢,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的一种,以缓解或消除心理压力,增强治病的信心。
5、做好防范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准备
患者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多与病友及医护人员交流,可明显减轻症状。呕吐严重时可适当应用止吐药物,同时应定期复查白细胞。为预防感染,应减少陪伴探视,尽量不参加公共场合聚会。
6、随访指导
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术后两年内,每3-6个月1次;术后3-5年内,每6-12个月1次。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