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在人的一生中,人际关系就像树的年轮,年龄越大,年轮越多。然而,《纽约时报》资深记者亚历克斯·威廉姆斯近日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到了三四十岁,会有许多新面孔进入自己的生活,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学生时代结识的老友、在危难时能第一个想起来的好友,却越来越少了。
年纪越大,朋友越难找,这是许多人都有的感触。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赵丽华研究证实,人越接近中年,所结交的人就越少。回想起来,不少人的大部分朋友都是在学生时代或初入职场时结识的。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仿佛只能结交到点头之交,或者仅仅是熟人的人。于是,有人在生日那天,面对数百个QQ、微信好友,翻遍了电话簿,却发现仍然凑不齐一桌客人,只能独自一人吹蜡烛;有人在遇见生活重大变故,比如离婚或失去亲人的时候,找不到一个能倾诉的人;更有不少老年人,他们本来就需要多一些朋友陪伴,却因种种原因找不到朋友,结果只能老两口在家对着电视一整天。
究其原因,赵丽华从个人心理角度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闹钟,每到人生的某一关头,比如跨入而立之年,就会铃声大作。它会提醒我们人生易逝,请停止四处交友,而要全身心投入更重要的事,如家庭、事业。我们也开始觉得,人生有限,不能过多用在与陌生人交流上。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有西方学者曾提出结交挚友的3个外部条件:紧密接触、经常不约而至、能彼此袒露心迹。正是这3个条件的缺失,让年岁越来越大的人难以交到好朋友。其一,现代社会流动性大,人际间的紧密接触难以维持。比如,有人在工作中遇到投缘的人,比如客户、合作者,会在一段时间内走得很近。但若这段工作关系结束,两人的交流就可能慢慢变少。其二,随着事业发展,时间越来越紧张,有时即便与老同学只隔一条街,都没空小聚。其三,随着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人们选择好友的标准比年轻时更挑剔了。作家马伯庸说:“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如果曾在友情中遭遇变故,会害怕再次受伤害,从而闭关自守,不愿打开心窗。
其实,年纪大了并非交不到挚友,但必须用心。首先,要抛弃根植内心的时间成本观念,放下功利心,怀着“重情谊,轻利益”的心态,不可只交“有用”的人。其次,朋友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呵护,甚至不亚于谈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闲暇时约上好友去茶馆聊聊近况、节日里发条亲手编写的微信等,都会让关系“保鲜”。再次,交友如煲汤,火太大会溢出来。面对不熟悉的人,人们往往会给自己一个完美的包装。因此,不要觉得最初讲话投缘就相逢恨晚,而要彼此多了解,甚至有一段“同甘共苦”的经历,慢慢磨合。最后,切不可滥交友。作家冯唐有一套“朋友打分表”,100分代表最好的朋友。但当新朋友出现不回电话、没礼貌、不诚实等表现时,他就会在心里扣分;言行得当可以加分。这也不失为一种筛选朋友的方式。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李建明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职业心理健康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