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众健康>>心理

我们为何不能守口如瓶?
发布日期:2006-11-28

  说来我们都知道保守秘密的重要性,为什么有时却做不到守口如瓶呢?若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有几点:

  1、人们控制不住泄露自己的隐秘之事,常常与人当时的内心不安,情感冲突有关,说出来实际上是一种宣泄,试图减轻心理压力。当事者在急于倾诉的那一时刻,忧虑的是事件所涉及的某一局部,往往来不及考虑"全貌",包括说出来将导致何种后果。在前面事例中,和敏要好仅是蕊吐露心声的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她心中复杂的感受,以及由婚外情产生的内在压力需要释放出来。

  2、在人际关系中,情感过份"卷入",透支个人信息,泄密源于不恰当的自我暴露。人们之间要适度的自我暴露(一种交际技巧),借此增进感情上的亲合力,更容易被他人认同和接受。故在交往中,以为是知己便无所不谈,于不经意中"泄露天机"。其实,由于亲密便相知过多,彼此高度"渗透",并不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得意之作,而是不值一提的败笔,敏和蕊关系的结局就是一个证明。说者只顾此时不顾彼时,听者则详情尽知,乐得为友分忧。做朋友时亲密无间可以理解,但谁能保证信任永存,关系不会发生微妙变化呢?

  3、忽略保守秘密的重要性或听者选择不当,有些人不大在乎"你我有别",对交流话题不加选择,也不注意找适当的人作为倾诉对象,以为关系好就可以倾肺腑之言是大错特错的。心理上放松了自我保护意识,一时失言给自己造成种种麻烦,往往令人后悔不迭。生活中只有完全成熟的人,才有真正的秘密;不太成熟的人,只有暂时的秘密,不成熟的人,则根本没有秘密。

  4、一般情况下,缺少朋友的人易于在"情感饥渴"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欲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加之其只拥有很少的交流对象,使这类人常常无法选择满腹心事对谁言,有时对方几句稍稍入耳的话就能使其大为感动,感动之余便深信不疑,很快就解除了必要的戒备之心。心无防范等于无城池护卫之家园,被欺骗、被骚扰、受伤害又能去怪谁呢?

  5、还有的人误以为坦诚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明知某人是爱打听别人隐私、热衷于传言小道消息者,也不会灵活应对,实话实说的结果可想而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存有秘密和保持坦诚并不矛盾,坦诚用以待人,秘密用以自娱,若以为坦诚就必须是心灵的全部剖白,这不是一种误会,便是一种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