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饮食营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痛风患者怎样饮食服药
发布日期:2015-10-27

  近阶段微信群中流传着一篇在美国治痛风的文章,文中有些美国医生的建议,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希望从专科医生的角度来分析相关的观点,从而解答痛风患者的疑惑,进行正确的治疗。

  重视饮食控制

  痛风、以及“痛风的前奏”——高尿酸血症与生活方式改变、富营养化密切相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同糖尿病一样,近年来痛风的患病率不断增高,主要还是与饮食过度、肥胖等因素相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痛风是吃出来的。过度饮食之所以会引起痛风主要由于很多“美味佳肴”中富含嘌呤,过多的嘌呤摄入后在体内就会转化成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血尿酸水平就会增高,过多的尿酸就会以尿酸钠晶体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腔和软组织内。关节腔内尿酸盐晶体的沉着就会导致痛风的发作。体内的嘌呤除了来自于食物之外,人体新陈代谢也会产生嘌呤,称为“内源性嘌呤”,而食物中的嘌呤为“外源性嘌呤”。外源性嘌呤摄入过多容易导致痛风已被公认,饮食控制已经成为痛风治疗的一部分。很多医生都建议痛风患者禁食某些食物,而且几乎大多数“荤腥食品”都在其列,但是实际上有一部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之后,痛风仍时常发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饮食因素对于痛风的“始动”非常重要,一旦“开关”打开后,饮食因素所起的作用就相对次要了。的确,痛风患者在严格控制饮食的情况下,血尿酸水平也仅降低10%左右。那么痛风患者是否就可以不控制饮食,随意进食了呢?非也!大多数痛风患者,如果不注意饮食,其痛风的反复发作一定多于饮食控制者,因为对于血尿酸增高者,体内对尿酸的平衡调节非常“脆弱”,即便是10%的影响力,也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 “最后一根稻草”。

  按照指南摄食

  饮食控制其实有很多学问,保证营养是非常重要的,牛奶、鸡蛋嘌呤含量少,增加进食会保证人体的基本蛋白质供应,其他食品,如鱼、虾、肉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这些食物怎么吃也有讲究。国外食物烹调相对简单、清淡,这对于痛风患者是有利的,而中国的烹饪要复杂得多,同样是肉类,美国以牛肉为主,中国以猪肉为主,猪肉的嘌呤就要高于牛羊肉,而且国人还有烹调高汤、吃内脏、吃火锅的习俗,摄入的嘌呤一定会大大增加,这对痛风患者是不利的。

  美国医生是不是都认为痛风患者不需要饮食控制呢?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发布了《痛风治疗指南》,参与指南起草的是美国专门从事痛风研究、痛风治疗的权威(顶级)专家,这个指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受到重视。关于饮食控制,该指南明确指出:伴有肥胖的痛风患者应该减肥,尽量回复正常的体重指数(BMI),提倡健康的饮食,适当运动,戒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指南中的饮食建议如下:

  禁食(饮) 高嘌呤内脏:胰腺、肝脏、肾脏;高果糖或玉米糖浆调味的苏打水、其他饮料或食物;过度饮酒(男性每天2份,女性每天1份);任意量的酒(病情进展,控制不佳,反复发作者)。

  少食(饮) 牛、羊、猪肉;高嘌呤海鲜:沙丁鱼、贝类;天然甜味的果汁;糖、甜饮料、甜点;饮酒(主要是啤酒,但也包括葡萄酒和烈酒)。

  多食(饮) 低脂或者脱脂奶制品;蔬菜。

  通过指南建议,大家应该明了痛风患者该如何进行饮食控制了。

  正确药物治疗

  那篇文章还特别提到了“别嘌醇”这个药物,美国医生建议从每天400mg开始。

  同样,我们来看一下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指南是怎么说的:别嘌醇的起始剂量不应超过每天100mg,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从更小的剂量(每天50mg)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找到适合的维持剂量。维持剂量可以超过每天300mg,甚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也可以超过此剂量。对于服用剂量大于每天300mg的患者,应该注意搔痒、皮疹和肝酶增高,可以尽早发现严重药疹。对于特定的人群,如:韩国裔、同时有伴有3级以上肾功能不全者,所有中国汉人、泰国裔,因为HLA-B*5801阳性率高,发生别嘌醇相关的严重过敏性药疹危险性就增高,在使用别嘌醇前,应该进行HLA-B*5801快速PCR检测。

  这里特别要指出,尤其是对于中国人,因为遗传背景不同,在服用别嘌醇后有2%的患者会出现皮肤过敏,其中一半左右为严重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一旦发生剥脱性皮炎,病死率可达50%。

  那么是不是就不能服用别嘌醇了呢?那也不必过分担心,该药价格低廉,降尿酸作用较为肯定,但是应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有条件的应该事先进行基因检测,用药时从小剂量开始,用药过程中警惕不良反应的出现,这样就能预防别嘌醇相关的副作用,或者早期发现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治疗。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邹和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霞 华山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