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这种病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发病率非常低,但目前已经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男性患者大大多于女性患者的原因,是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出的作用,因此年轻女性极少发生高尿酸血症。然而,在绝经之后,女性也可能被这种疾病所困。
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当中,有些人会发展为痛风发作患者,有些则一直保持无明显症状的状态。正因如此,有一部分尿酸水平上升的男性,特别是中青年男性,往往对此不以为意。然而,研究早就发现,即便不发展为严重痛风,高尿酸血症也代表着身体代谢的紊乱状态,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它也会升高出现肾结石和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因此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什么人容易患上痛风?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有饮食生活方面的不良习惯。目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酒、吃过多红肉、吃过多海鲜、运动太少等,都会增加患痛风的危险。研究还发现,体重过高、腰腹肥胖都是痛风的风险因素,年轻时就发胖的男人更容易患上痛风,特别是家族中有痛风患者的人应当高度警惕。
一项在近3万名经常跑步健身者当中的跟踪研究发现,即便在订阅跑步杂志并参加公众跑步活动的男性当中,饮食生活因素也会对痛风风险产生影响:
每摄取10克酒精,痛风的风险就会上升19%。平均每天摄入15克以上酒精,即便跑步锻炼的距离完全一样,痛风危险也已经达到完全不喝酒者的2倍。细致分析发现同样的10克酒精量,红酒会使风险上升27%,啤酒则上升19%。这与此前“喝红酒不会促进痛风”的调查结果不太一致。
每天多吃一份(生重80g)红肉,痛风风险就上升45%;考虑到胖人大部分爱吃肉,只对同样体重的人进行吃肉量的比较,那么多吃一份肉还是会增加25%的危险。
每天多吃一个水果(比如1个苹果或1个橙子),痛风风险下降27%,而且这种效果还不受体重差异的影响。研究者认为,与其说水果对痛风有直接预防作用,还不如说,经常吃水果的人可能整体健康意识比较强,生活习惯比较好。研究者特别提到,尽管这项研究中没有调查乳制品的摄入量,但通常水果摄入量高的人乳制品摄入量也高,而乳制品对痛风预防很有好处。
体重指数(BMI)对痛风风险的影响非常大。BMI每增加1,即便每天跑同样的距离,也增加18%的风险。BMI超过27.5的人,危险是BMI低于20者的16倍,是BMI 在20-22.5之间者的4倍。
腰围每增加1厘米,即便跑同样的距离,风险上升6%;
日常跑步的距离每增加1公里,痛风风险降低8%;
在标准10公里跑测试中,跑步速度每上升1m/s(3.6公里/小时),风险下降45%。跑步测试速度快,意味着心肺功能较好,整体代谢水平也比较高。
之所以介绍这项研究的结果,除了想说明这种疾病的危险来源之外,还想提示人们,虽然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是食物因素可以改变,体能也有很大关系,而体能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代谢能力。
人体的血尿酸当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内源性尿酸,食物来源只是小部分。这些尿酸70%靠肾脏排泄,只有在人体代谢紊乱,产生较多内源性尿酸,而肾脏功能又不足以及时处理多余尿酸的时候,才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的情况。所以,提高身体对尿酸的代谢能力,要比斤斤计较食物的嘌呤含量更为重要。
看了这些研究结论,也就能够知道怎样的生活有利于控制尿酸、预防痛风了。
减少红肉类食物的摄取。我国的临床医生也发现,很多痛风患者都有大量摄取红肉的习惯,特别是爱吃烤肉。这些人也通常有明显的肥胖状态。按照我国膳食指南,结合患者病情,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应食用肉类,缓解期或高尿酸血症状态时,每天平均的红肉类摄取量应当控制在50克以内为好。动物内脏最好不吃。
减少海鲜类食物的摄取。长期吃大量海鲜也被全球医学界认为是痛风的危险之一。由于海鲜食物热量相对较低,部分患者身体可能并不明显肥胖,但尿酸水平较高。
减少膳食热量和脂肪摄入量。脂肪本身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且脂肪高的膳食促进肥胖和代谢紊乱。对体脂过高、腰腹肥胖的患者来说,减肥本身就有利于代谢紊乱状态的改善。
大幅度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特别是低糖的蔬果。
改变主食内容,不吃精白+油脂的主食组合,适度增加杂粮薯类比例,减轻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
增加低脂奶类食物摄入量。
严格戒酒。不喝甜饮料,多喝水。
(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