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04
面粉增白剂死于信任危机
发布日期:2011-06-18

  “面粉增白剂”在中国似乎要走到尽头了。卫生部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稿,拟于明年12月1日起在面粉中禁用增白剂。增白剂存废之争,终于接近尘埃落定。(《羊城晚报》12月19日)。

  

  所谓面粉增白剂,是一种以过氧化苯甲酰为有效成分的食品添加剂。这种物质究竟有没有危害,有关专家各执一词。不过,有一个事实是明确的,那就是至今尚未发现适量面粉增白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这一点连卫生部也表示认同。但在卫生部征求意见稿的网络投票中,九成以上网友一边倒地主张坚决废除。从这个意义上说,面粉增白剂退出江湖,在相当程度上不是源于科学,而是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甚至愤怒。

  

  在学术界关于面粉添加剂存废的论争中,原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局长王瑞元的态度是:“在有生之年如果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而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坚称“增白剂是无害的”,并有中外科学家的实验支撑。不难看出,王瑞元着眼于对公众健康的维护,而陈君石则致力于食品工业的发展。因为倘若没有添加剂,多数食品无法储运,我国食品工业会有垮塌之虞。专业领域的孰是孰非难以分辨,但不难发现两种截然相反的主张背后,是对食品监管现实的悲观和乐观。

  

  饶有兴味的是,如今行业内普遍使用的面粉增白剂,正是持极力反对意见的王瑞元20多年前引进国内。王瑞元态度的陡然变化,源于从赴欧考察回国后,发现国内面粉假冒伪劣甚多,不法商人靠增白来遮“丑”。可以设想,如果国内市场能像欧洲市场那样严格按标准使用面粉增白剂,王瑞元绝对不会发出“看不到禁用死不瞑目”的毒誓。而陈君石利用面粉增白剂保护食品工业的主张,正是建立在严格按标准使用的基础上。由此可见,悲观派和乐观派争论的焦点,并不是学术领域的专业问题,而是食品安全的行业标准能否真正得到执行。

  

  事实上我国面粉使用增白剂的标准仅有国际通行标准的60%,但悲哀的是,文件上的规定是一回事,文件执行却是另一回事。行业标准的严格与执行过程中的宽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关于这一点,其实不仅仅体现在面粉增白剂上。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曾经表示,中国的添加剂使用标准很保守,低于很多国家的标准。但事实上,我国很多面粉企业在增白剂的使用上已经大大超过纸面上的标准。

  

  一方面我们有世界上堪称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一方面我们有非常不放心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必讳言的是,各种有害有毒食品已经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罪魁祸首。人们谈吃色变,吃鸡蛋担心有激素,吃猪肉担心瘦肉精,吃蔬菜担心农药残留,吃中餐会遇上“一滴香”,吃火锅会遇上“化学火锅”。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普遍不满,对写在纸上的食品安全标准失去基本信任。在食品监管已经出现严重信任危机的情况下讨论面粉增白剂的存废问题,难怪网友会一边倒,也难怪主张适量添加增白剂的专家即使在科学上很有道理,也难逃网友情绪化的攻击。

  

  面粉增白剂极有可能很快退出江湖,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各有其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再严厉的规定,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监管机制得以落实,老百姓还是会对食品安全充满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