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院

找专家

查疾病

约门诊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东方网首页栏目

埃博拉出血热离我们远吗?
发布日期:2014-08-27
    前不久,探访一位传染病学界前辈。老前辈的一番话如雷贯耳:人类与病原体的斗争生生不息,老的解决了,新的又来了;世界是个地球村,随着国际贸易、旅游、运输频繁,国外发生的病毒感染不能排除有个别输入性病例的散发个案发生,所以传染病的防控永无休止。
 
  而今,曾首发于西非刚果(金)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埃博拉河畔的疫情病毒,果然再次逃出潘多拉魔盒,肆虐非洲十余个国家,导致千余人死亡。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以其“可人际传播、病死率高、尚无疫苗”三大险恶征象,成为地球村民当下心腹大患……
 
  欧盟官员近日表示,不能排除感染者进入欧洲大陆的可能性。一时,“防控埃博拉”上升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埃博拉病毒为何有如此杀伤力?这种疾病有哪些特点?如何严加防范?本市知名传染病专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为此专门解读埃博拉病毒传染的要素,介绍最新疫情动态,力求知己知彼,筑牢个人防范堤坝。
 
  卢洪洲教授介绍,埃博拉病毒可侵犯人类和其他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在近40年时间里,该病毒已经在非洲国家引发了25次不同规模的散发或暴发疫情,前24次共死亡1600人,病死率高达55%-60%,而且至今尚无证实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或疫苗,因而被世卫组织称为地球上最致命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分析目前疫情,埃博拉出血热仍是区域性、地方性的疫情,埃博拉病毒近期在全球大范围传播可能性极低。这次疫情是自1976年该病毒在刚果(金)初现以来迄今最大的一次。世界卫生组织8月20日称,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死亡的人数增加到1350人。
 
  人类感染这种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和当地感染野生动物的血液、汗液、唾液等体液分泌物直接接触传播,而不像SARS、肺结核等通过空气传播。另外两种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气溶胶传播和性传播,因为动物实验证实了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并且患者的精液中分离出了病毒。尤其医务人员在救治感染患者或处理患者尸体,因没有个人防护装备,未采取感染控制防护措施,而极易感染。
 
  值得关注的是,埃博拉病毒的易感人群为所有人群,尤其是成人,性别无明显差异,发病也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到21天,通常为8到10天,潜伏期病例无传染性。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热、极度乏力、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随后会出现皮疹、结膜出血、呃逆、咳嗽、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各种部位的内、外出血。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埃博拉出血热早期诊断较困难,因为起病初期的上述症状与体征都是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医生一般很难立刻做出判断。卢洪洲教授强调,流行病学史的采集非常重要,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测,包括抗原、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确认。
 
  对患者的隔离治疗是预防急性传染性疾病最简单、最经济的措施之一,预防埃博拉病毒也是如此。避免探望医院里的病人,避免接触病人或其体液、周围物品。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熟透。卢洪洲教授特别提醒大家避免前往有埃博拉病毒流行的地区进行非必要的旅行,如曾去过该地区旅行或与已知或疑似患有埃博拉出血热的人员接触过,回沪三周内如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如果医务人员怀疑有人患有该病时,应立即向所在区县的疾控中心报告。市卫计委目前已组建市级专家组,接报后将及时进行会诊,并指定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本市埃博拉出血热定点医院。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严晓慧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广告刊例 | 联系方式 | Site Map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