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长。糖尿病防治应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糖尿病仍是一种慢性疾病,血糖达标需坚持终身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还存在诸多认知误区。
光吃药就能控制血糖?
大部分老百姓认为得了糖尿病只要认真服药,就可以完全控制血糖。其实,生活方式干预(理想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才是降糖治疗的基石,光靠降糖药物往往达不到长期和理想的血糖控制;
没症状了就可以停药?
很多病人认为已经没有血糖高、口干等症状就可以不再治疗;服药也是短期行为,医生开给的药用完了,也没症状了,就可以停药。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原因有二,其一,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已经升高,但未必会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的治疗达标与否是根据血糖水平来衡量,而不是以症状来衡量。其二,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控糖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眼底、肾脏的慢性损坏和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因此血糖控制好,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持之以恒。
不吃药靠严格节食治疗?
有些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又不愿接受药物治疗,就开始过度节食,试图通过严格饮食控制让自己摘掉“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的“帽子”。过度饮食控制往往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同时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饮食不等于过度节食,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不可取的。
打了胰岛素就再也停不了?
很多病人认为胰岛素是“激素”,一旦注射了胰岛素,就不能停,胰岛素治疗会有依赖性。其实,除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实际诊疗中,医生也有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胰岛素。这是在充分评价了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后作出的决定。甚至有些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就有可能被建议使用胰岛素。这也并不意味着今后就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胰岛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胰岛素注射是有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减量,甚至停用而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因此,胰岛素治疗不存在依赖性,停药与否取决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并发症等情况。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宁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