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让你认识内分泌中的“老大哥”

2021-06-16 18:31 来源: 第三诊疗室

垂体深藏于三面环“山”的蝶鞍内,它向上接受下丘脑的调控,向下忠实地行使各种各样神圣而又微妙的职能。垂体其貌不扬,个子只有黄豆大小,重量不过为5克左右,形状像秤砣,真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在内分泌中称得上是一位“老大哥”。

它通过体内复杂的“网络系统”,遥控着体内甲状腺、乳腺、肾上腺、卵巢等分泌腺体,控制着人类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可以说,垂体相当于一个内分泌司令部,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全身内分泌都失调了!垂体上如果长了瘤,可能会影响内分泌,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

妈呀,这也太可怕了吧!简直是朝灭绝师太的方向发展呐!那么问题来了——

出现哪些信号需警惕垂体瘤呢?

临床上通常把垂体瘤分为两类:

不分泌激素

称为“无功能性垂体瘤”,瘤体体积增大会压迫正常的垂体组织引起功能障碍,若继续增大还会压迫周边组织(占位效应),导致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一般在老年人极易被误诊为老花眼、白内障等眼病,但经眼科治疗后症状一般无改善。

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过多的激素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如生长激素腺瘤过度分泌生长激素,使患者外貌变形,骨关节增大而手足粗壮等;泌乳素腺瘤分泌过量的泌乳素,会造成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闭经,以及非哺乳期的异常乳汁分泌等,而男性患者最常出现性欲减退与性功能障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分泌过量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患者出现典型的满月脸、水牛背、痤疮、脱发等症状。

因此垂体瘤虽小却危害大,需要高度警惕。

其实,不是所有垂体瘤都要治疗

实际上,垂体瘤的发生率非常高,正常人做垂体MRI扫描,发现垂体形态异常的概率高达1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静止的、无内分泌功能的微小垂体瘤。这种垂体瘤,多数不需要治疗,定期检查随访即可。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