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个中成药,化解你的慢性咽炎
2021-07-06 15:41 来源: 乳腺大夫郭宇飞
金在这里指的是肺,肺在中医五行中属金。另外,慢性咽炎,简单来说就是咽喉不舒服,而咽喉又是肺的门户。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清代医家何梦瑶在《医碥》里做了详细的阐释:
“盖声出于肺,喉为道路。劳病日久,火刑伤金,金伤破则不鸣也;又火盛则痰壅,痰塞肺窍,是为金实,亦不鸣也”。
翻译过来就是人的这个声音是从肺发出来的,一个人如果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比方说久病,导致肺脏虚弱,一方面是肺气受损,另一方面肺阴也会受到影响。我们说阴虚则火旺,阴虚了,火就旺,肺里面有火,火热反过来把肺给灼伤了,叫金破不鸣。
这团火越烧越旺,大家知道,肺喜润恶燥,喜欢呆在湿润的环境里,肺里面的津液在热气的炼化下,形成痰湿,好像煮粥的时候,一不小心火开大了,一锅清粥很快就被熬煮的黏黏稠稠。痰湿塞在肺里,叫金实不鸣。
在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里记载了一张方子,专门治疗肺阴不足,虚火内生导致的慢性咽炎。
方名叫什么?铁笛丸,现在也被制成了中成药,就叫铁笛丸。
铁笛丸:麦冬、玄参、浙贝母、桔梗、瓜蒌皮、诃子肉、青果、凤凰衣、茯苓、甘草
下面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方子。
第一组,玄参、麦冬
这两味药主要是滋阴的,给干燥的肺脏洒点水,让它滋润一点。
第二组,瓜蒌皮、贝母、茯苓
上文说到,阴虚则内热,这三味药可以把形成的一点痰热化掉。
瓜蒌皮是瓜蒌的外壳,咳痰咳不干净的时候,瓜蒌非常好用。
贝母这味药,首先它是带点寒凉的,其次贝母又分川贝母和浙贝母,川贝母以润肺止咳为主,浙贝母以化痰散结为主。这里用的是浙贝母,取的是它清热化痰的作用。
茯苓祛湿,痰湿痰湿,痰是在湿的基础上慢慢形成的,茯苓虽然不治痰,但是可以治痰的母亲,母亲严加管教,孩子才不调皮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