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三大表现是宫颈癌预兆
原标题:越来越多人得宫颈癌?医生提醒:3个征兆一出现,趁早去检查一下
45岁的赵女士是位职场“女强人”,半年来,她总是被阴道流血困扰,由于工作忙,赵女士一直拖着未就医。直到出血情况愈加严重,赵女士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系列检查,确诊为宫颈癌,随即转至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医院妇二科主任张真为其实施了手术。
出院前,赵女士感慨地说:“之前查阅相关资料,说过夫妻生活时出血是宫颈癌的重要信号,一直认为是‘小题大做’,没想到真有这么回事儿。”那么,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如何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
三大表现是宫颈癌预兆
据相关报告显示,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在普查或者体检时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1.接触性出血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
2.阴道不规则流血非月经期出现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3.阴道排液异常,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根据病情的发展,到了晚期,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
做好三级预防,远离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除了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和谐的性生活、避免多个性伴侣;
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等,还需要我们了解以下三级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预防性HPV疫苗。
二级预防:宫颈癌定期筛查,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
21~29岁女性,应每3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检查,单独HPV筛查或HPV联合细胞学筛查不推荐用于该年龄段女性。
30~65岁女性,建议每5年进行1次联合筛查(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
三级预防:及时合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