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那首“致命”民谣你听过吗?
2021-07-28 15:15 来源: 北京青年报官网
亚稀褶红菇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728/20210728151520_1eececbf4a6febe9a3190857dda0c8d3_10.jpeg)
图7
●图1-3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李海蛟博士提供
●图4-7来源于网络
预防措施
实际上,目前科学界对毒蘑菇种类及其毒素认知尚不完全,缺乏快速区分有毒与可食用蘑菇的有效方法,对蘑菇毒素的认知及检测方法都存在一定问题。而且许多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非常相似,因此,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野生蘑菇,更不可轻信不可靠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不要因一时图“鲜”就一下遇“险”。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728/20210728151520_1eececbf4a6febe9a3190857dda0c8d3_11.jpeg)
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
附言
小编在整理资料时,搜索了大量蘑菇照片,发现毒蘑菇真的太狡猾,和可食用蘑菇真的是越长越像,再次呼吁广大市民朋友,路边的蘑菇不要采,民间的传说不要信,否则下一个传说可能就是你!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0728/20210728151520_1eececbf4a6febe9a3190857dda0c8d3_12.jpeg)
另外,科学家们已经展开了对毒蘑菇的进一步研究,甚至开展了蘑菇毒素的利用项目,比如鹅膏菌属所含的鹅膏肽类毒素,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工具性试剂,甚至在靶向治疗肿瘤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因此,不要害怕毒蘑菇,科学家们有的是办法“招降”它们,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余成敏, 李海蛟. 中国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临床诊断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 v.13(01):27-35.
[2]卢中秋, 洪广亮, 孙承业,等. 中国蘑菇中毒诊治临床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8):9.
[3]陈作红. 2000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J]. 菌物学报, 2014, 33(3).
来源:营养与食品卫生所 姜金茹
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