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10大症状,如何改善病情及日常生活饮食要求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该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原因
帕金森病的好发人群集中在60岁之后,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病。事实上,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目前所知是患者脑内生产多巴胺的神经细胞退化所致,但真正的致病原因仍然未明。
患者的脑内发生什么事
生理学上,人类大脑中控制自主运动的单位称为基底核,它与脑中其他与运动相关的部位如运动皮质相连,在基底核当中有个称为黑质的神经核团,简单来说,神经核团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的神经聚集的区域。黑质内部的神经细胞负责制造多巴胺,这种分泌物有助于大脑传递运动讯号。如果多巴胺分泌发生问题(低于正常人浓度80%),无法与另一种神经传导物质γ-氨基丁酸取得平衡时,就会产生帕金森氏症症状,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
大部分的患者是脑内黑质发生病变才患病,所以又称为原发性帕金森病。另外,40岁之前也有可能患帕金森病,医学上称为早发性帕金森病,这种案例较不常见,但如果有动作变得缓慢、肌肉僵硬症状,还是要马上就医比较好。
帕金森病的病程变化
帕金森病依行动能力受损情况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
单侧肢体颤抖,可观察手部是否有不自然的抖动状况。
第二期
症状开始蔓延至两侧肢体。
第三期
患者尚能自理生活,但平衡感与行动能力已受影响。
第四期
患者需要他人搀扶才可行动。
第五期
患者几乎需要全日仰赖轮椅,或者长期卧床无法行动。

常见的症状
1、颤抖: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产生不自然抖动,如手指会有搓揉东西的动作。
2、僵硬:如四肢僵硬、驼背,以及缺乏脸部表情,又称面具脸。
3、运动迟缓:想走却无法走,或是以碎步行走。
4、姿势不稳:脚步不稳,缺乏平衡感,甚至可能跌倒。
5、书写障碍:书写时字体越来越小。
6、沟通障碍:讲话小声、含糊、声调无起伏。
7、感觉功能异常:嗅觉异常、肢体麻木等。
8、肌张力不全:持续性肌肉收缩,造成肢体不自主扭动。
9、自主神经系统障碍:如便秘、尿失禁、频尿、性功能障碍等。
10、其他:忧郁症、睡眠障碍等。



不过,某些因素也会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像是常压性水脑症、脑瘤、中风、头部受伤、药物使用、毒素(如锰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感染艾滋病毒或肺结核。建议有疑似症状时,立即就医才是正确的决定。
此外,同样是脑部退化疾病,但帕金森病常会被误认为阿兹海默症。从发病状况来看,前者主要是肢体动作协调发生问题,后者则是认知功能与记忆力受损。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缺乏足够的多巴胺,而患阿兹海默症后,大脑会发生萎缩现象,其实两者并不一样。
治疗与生活并行
虽无法痊愈,但可控制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退化性疾病,虽然我们无法停止神经持续退化,但可以透过药物使患者维持日常活动能力。由于患者是缺乏多巴胺才生病,在治疗概念上,就是以补充失去的多巴胺为主。目前使用的药物大致有左多巴、多巴胺接受体促效剂、COMT 抑制剂、MAO-B 抑制剂、阿曼他定、抗胆激素等等。
另外,也可由医生视患者情况实施手术治疗,典型治疗方式为在大脑中植入电极,直接刺激基底核,以弥补因多巴胺分泌不足导致脑内运动讯号传递异常的状况。
日常保健一样重要
除了药物控制外,日常保健亦不可少。在饮食方面,均衡饮食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但是,为避免影响左多巴的药效,患者应以低蛋白饮食为原则,若有便秘症状,也可透过补充膳食纤维来舒缓。此外,规律的运动也有助于帕金森病患者复健,像是慢跑、游泳、伸展运动、太极拳等等,其中太极拳能增加心肺功能及改善平衡能力。
来源:小飞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