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药物球囊、心脏支架、心脏搭桥有什么区别?医生说明白!

2021-08-10 16:26 来源: 人民资讯

但球囊扩张后,这个地方会再次出现狭窄,再狭窄率达到30%-50%;于是科学家们发明了支架。

支架就是套在球囊外科的一个金属柱状网子,每一个支架都会套在一个球囊上面,也就是每一个支架都搭配了一个球囊。但球囊可以是单独存在的。

虽然支架能降低血管再次狭窄的风险,但最初的支架叫裸支架,也就是没有药物的支架,再狭窄率约为10%-20%。

后来科学家们就是在支架表明涂一层药,这些药物慢慢释放,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血管内皮再生,这样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也就是现在使用最多的药物涂层支架。目前的血管内再狭窄率已经降到5%以下。

当然最新的支架是可吸收支架,但可吸收支架并不是适合所有的狭窄,只是对于一些简单的狭窄可以使用。可吸收支架的意思就是说,使用了可吸收材料,支架植入后,在几年后就会慢慢地被吸收掉,消失掉。

3、药物球囊

药物球囊,简单理解就是在上述那个球囊上面涂上一层药物。

之前大部分球囊是没有药物的,就是一个光秃秃的气球;但是后来科学家发现,对于简单的狭窄病变,可以通过球囊扩张后,狭窄的心血管也能恢复正常管腔。

可是单纯通过普通球囊,扩张狭窄病变后,经过扩张的这部分血管容易发生增生,血管内皮增生后,就容易长血栓,就容易出现再次狭窄。随后就把给支架涂的那些药物,涂在球囊上,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血管内皮再生,为了预防血栓,预防血管再狭窄。

这样对于少部分简单病变,可以做到介入治疗,而不用植入;也就是通过药物球囊治疗了狭窄病变,心血管不那么狭窄了,但也不用植入支架。

对于绝大部分需要支架的心脏血管狭窄,一般都是第一步用球囊扩张一下狭窄病变,第二步植入支架(也是用支架本身的球囊把支架支撑起来),第三步再次使用一个球囊,叫后扩张,目的是为了让支架和血管内壁更好的贴合,防止出血血栓。

对于任何一位严重的心血管狭窄的患者,到底是选择支架,还是选择药物球囊,还是选择心脏搭桥手术,这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变而定。

尤其是支架降价后,药物球囊的价格比支架还贵。这里要提醒个别人,选择球囊还是支架还是搭桥,一定是根据病变本身,而不是别的任何因素。

把那颗因利益驱动左右你选择的贪婪的甚至肮脏的心收起来......

来源:心血管王医生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