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这个基地,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2021-08-30 22:07 来源: 人民资讯
今天(8月30日)
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图片报道
关注海口发展立体农业新模式
——种菜+光伏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报道如下
↓↓↓

海南省海口市探索建立农光互补蔬菜种植基地,将种菜和光伏发电结合,发展立体农业新模式,不断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图为海口市一处农光互补蔬菜种植基地。

在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一处农光互补常年蔬菜种植基地里,菜心、珍珠菜、小白菜、小芥菜等长势喜人。该基地将种菜和光伏巧妙地结合,通过发展农光互补立体农业新模式,缓解了海南夏秋季叶菜种植难题,进一步丰富海口市民的“菜篮子”。

7月28日上午,在海口菜篮子信义光伏龙湾农光互补常年蔬菜种植基地,各类蔬菜长势喜人。
据介绍,光伏蔬菜大棚就是在普通蔬菜大棚的顶部安装太阳能薄膜电池板,利用太阳光能,将太阳辐射分为植物需要的光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光能,既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光伏蔬菜大棚既能发电又能种菜,一棚两用。
目前,通过全面升级改造后,从试验种植的情况来看,种植周期在32天至40天左右,亩产在1500斤至2000斤左右,一茬菜的种植周期比改造前缩短了近半个月左右,产量也提高了500斤左右。农光互补难题的破解,既提高了种植效益,也提供了解决本地蔬菜淡季产量低的探索经验。
图片:石中华、史瑞丽
原标题:海口这个基地,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责任编辑:林芳羽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