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修手表一样修足部关节,是如何做到的?医生镜下精雕细琢5毫米切口重建男子跟骨
记者:贺健峰 通讯员:荆彤 雷波
在患者脚跟钻几个小孔,再用螺钉固定摔成碎片的跟骨。过去手术切口长达15厘米,而如今不过5毫米。近日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医生在关节镜下完成了复杂跟骨骨折复位手术,不仅将足踝外科手术精度提高一个级别,更是节省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将术后出院时间从两周缩短为3天。
36岁的刘师傅是位装修工,几天前施工走线时,不慎从高处摔下,感觉左脚脚跟剧烈疼痛,无法走路。来到武汉市第四医院足踝外科检查被诊断为左脚跟骨骨折。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1117/20211117184111_58c3991b13bfd755ff42e42282d6e1af_1.jpeg)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足部外伤骨折,通常与高处跌落和高能量创伤有关。如果手术复位不佳,很容易出现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影响患者负重和行走。若使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不仅切口大,损伤重,恢复时间长,而且皮肤软组织感染,坏死的发生率较高,经过讨论后,医生决定采用关节镜辅助手术。
手术中,在患者左侧脚踝做5毫米的切口放入关节镜,此时关节镜如同医生的眼睛进入跟骨周围关节内,在这双“眼睛”的辅助下,将破碎和塌陷的骨折块复位,恢复跟骨的关节面。当日主刀医生黄若昆主任和雷波医生在关节镜下用时40分钟,仅用4根螺钉就将患者破碎的跟骨复位重建,左脚皮肤上仅留下3个5毫米的小切口。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1117/20211117184111_58c3991b13bfd755ff42e42282d6e1af_2.jpeg)
“创伤小,复位精准”武汉市第四院足踝外科谢鸣主任介绍,跟骨关节面多且不平整,解剖结构复杂,其中跟骨后侧关节面是否完整复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果复位不佳,很容易出现骨质塌陷影响患者日后行走。以往这类手术会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长达15厘米,不仅创面大,恢复时间较长,手术后容易出现皮瓣坏死感染、伤口不愈合等风险。而在关节镜下手术,不仅可以直视跟骨各关节面,精准复位,还有效避免了手术伤口感染坏死的难题,有效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术后3天即可出院,两周后便能在支具的辅助下下地行走。
来源:武汉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