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军医生走了!一生致力于用便宜有效的药方给患者治病
糖尿病重在教育,最基础的治疗就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告诉患者应该怎样合理控制饮食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把血糖控制得更好。为了让广大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糖尿病,从而明白哪些要注意,怎样预防和控制,配合医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杨文军在科室里开展内分泌大讲堂活动,每月两次,一次护士讲,一次医生讲。
收到的最后一个快递是压缩饼干
11月18号,在杨文军医生去世的第14天,家中,他的遗像已经撤去,替换上的,是杨医生和妻子杨旻的合影。合照中的季节尚是春天,背景是一片灿烂的樱花
![](http://dfzximg01.dftoutiao.com/news/20211120/20211120094844_be016c0843f5af21bcf56ebf82207a65_3.jpeg)
杨文军与妻子杨旻。 张代生摄
在整理丈夫遗物时,杨旻才突然发现原来能缅怀丈夫的遗物是那么少。几张照片,几块奖杯,更多的是丈夫生前遗留下来的大量书籍和药方。
两年前,杨文军的儿子出国留学。得知父亲的事情后,儿子迅速回国,但是因为疫情防控原因,现在还在上海隔离,没能回家。
儿子没能及时赶到父亲身边,见爸爸最后一面,这无疑成了杨旻和孩子心中深深地遗憾。
杨旻说,杨文军工作忙,平时家庭聚会、游玩他都很少参加,所以家里没有留下什么影像资料,也没有多少照片,她特别想让儿子知道爸爸是个怎样的人,所以,她想拜托杨文军的好友、单位还有同事,如果手里有杨文军的影像资料,希望能提供一下,留给儿子。
“从经济上来说,我们已经不需要他这么拼了。可他每天还是和苦行僧一样要求自己,他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我们两个同龄,下面还有儿子,上面还有两个80多岁的老人。他散落在家的各种药方,我还要给她整理,他以研究为乐,也确实以能给患者解决问题为乐,可留给我的却是痛苦!”杨旻哭着说。
杨文军的工作节奏就是白天上班,晚上总结,第二天早晨研究。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看书看资料。他是一个开朗的人,爱说爱笑,喜欢唱歌,也懂古玩字画,有时也去博物馆看看,但他都不迷恋,最让他迷恋的就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