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批!这家“生态农场”有点牛——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入选全国“生态农场”

(1/4)
明珠号

全国首批!这家“生态农场”有点牛——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入选全国“生态农场”

2022-01-06 13:15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袁文轩 通讯员孙亚萍 青岛报道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公布全国首批生态农场名单,青岛市农技中心指导建设的莱西怡禾家庭农场成功入选。这家农场主什么来头?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怡禾家庭农场位于莱西市姜山镇兴隆屯村,坐拥1200亩金色麦浪,400头生态奶牛养殖、百亩黄秋葵种植园、百亩优质蓝莓采摘园、200亩阳光玫瑰葡萄,是一家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种养循环、旅游观光一体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特色综合农场。

步入怡禾家庭农场,感受下现代化的奶牛养殖。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台跨度4米多的大型翻抛机,机手正是王志涛。“这台翻抛机是德国产的,我从上海拉回来闲置了十几年,快成古董了。后来是青岛市农技中心的专家团队对农场重新规划,传授牛粪堆肥技术,又帮我找了德国技术员重新维护、启用这台大设备,把原来想象中的农牧结合的循环圈算是盘活了。”

早在2004年创业之初,王志涛就确定了“农牧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为解决奶牛饲料问题,流转了1200亩土地种植玉米。还建了600方的沼气池,秸秆喂牛,牛粪经沼气池发酵还田。但是400头奶牛,日产15吨粪便污水,沼气池的处理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牛粪堆放真成问题。”王志涛很无奈。

“养殖场规模与沼气池不匹配,而且沼气是厌氧发酵,处理周期长,与种植的用肥需求也存在季节上的矛盾。考虑到农场现有种植、养殖和农机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重新设计规划生态农业循环链,详细测算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最终决定以生物堆肥为核心,启用翻抛机,引进膜覆盖堆肥设备,布设沼液输送管网,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构建起‘种养合理配置+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产品增值’的现代农牧循环生产模式。”青岛市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永显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