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米线是安全线?感染科专家给出解答
本文转自:北青网
新冠疫情发生两年多,戴口罩、勤洗手、1米线的防护“三件套”早已家喻户晓,但从当前实际来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3月15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发热门诊主任潘陈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规范佩戴口罩,既能防止病毒传播,又能防止被感染,有“双重防护”的作用。

口罩能阻隔过滤病毒
既防止传播又防止感染
此前,西安出现一确诊病例被一口痰传染。对此,潘陈为解释,一口痰确实能造成传播。处于排毒期的病例,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喷嚏的过程中,从体内喷出来的飞沫,大颗粒的会直接沉降到地面,一些小颗粒的会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过的人,没有戴口罩就会吸入气溶胶导致感染。
预防新冠,大家都知道要戴口罩,可是口罩为什么能预防感染?专家说,别看一个小小的口罩,却能起到大大的保护作用,因为口罩有双向隔离保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口罩是医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等。”
专家进一步解释,口罩是由无纺布、熔喷布组成,这些特殊的材料一方面能够将佩戴者呼出的飞沫中的病毒进行阻隔,起到防止传播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对外界的病毒进行隔离,对佩戴者起到保护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只要双方都佩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造成感染的几率几乎为0。

戴口罩露出鼻子或者拉到下巴
等于给病毒入侵发了“通行证”
戴口罩很重要,规范佩戴口罩更重要。潘陈为说,戴口罩露出鼻子或者拉到下巴,等于就在给病毒入侵发放“通行证”。
专家提醒,要严格规范佩戴好口罩,鼻夹处夹紧,一般8小时更换一个口罩;进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或者医疗机构等室内,搭乘公交车、电梯等密闭场所,都要严格规范戴好口罩,既保证自身安全,也是保护他人。针对奥密克戎传播性强的特点,建议在户外也要佩戴好口罩,除了身处空旷无人的地方外,在其他地方都应该戴上口罩。

1米线是安全线
是根据飞沫抛物线计算出的
为什么是保持1米社交距离?0.5米就不安全了吗?对此,潘陈为回答,1米线是安全线,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飞沫从口鼻出来到落地的抛物线,测算后距离为1米以内。”这就说明,小于1米的近距离接触,吸入他人飞沫的概率就会很大。
在疫情防控中,有很多场所特别要落实好1米线。专家举例,核酸采样点、医院挂号窗口、排队候车大厅、超市购物结账通道、农贸市场、酒店入口处等,市民要在排队时自觉主动保持1米线。还有就是单位、公司的食堂,一人一桌不太现实,那就需要在桌子上设置挡板,确保人们面对面吃饭的安全。
专家提醒,疫情反复要警惕,也不用太担心,普通市民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不聚集、保持一米线,出现症状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及时就医,把自己防护做到位了,被感染的概率也就微乎其微了。
北青网综合温州新闻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搞 14岁被称为“人间尤物”,富豪花10亿将其娶回家,8年生4胎
-
轻 “结婚90天,滥交400人?”:朋友圈的那个宠妻狂魔,也背叛婚姻
-
电 “秃顶”危机的10大男神,有人29岁发际线堪忧,有人常年戴假发套
-
腾 5个最作死的伤肾习惯,90%的人都在犯,现在改还来得及!
-
牛 14年过去了,那个和陈冠希一起拍照的小女人,要服刑了
-
盖 网红曝韩娱潜规则丑闻!李敏镐一次陪四个富婆狂捞金,最高达一亿
-
人 40岁已婚女士偷情多年,为什么丈夫没有发现?这个女人说出实话
-
素 65岁孙爷恋李坤城传病危,好友赶到家中探望,24岁小女友不露面
-
医 让不少女性崩溃的5种妇科病,实则根本无需治疗
-
人 73岁老太太查出艾滋病,得知感染原因后,6个子女闹翻了天
-
搜 女主播主持途中裙子被要求掀上去?当事人回应因着装与球赛调性不吻合
-
腾 能让大脑产生强烈快感的物质,多少人为了它疯狂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