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跨越5000多公里,他们在沪重生!华山医院肝移植团队:感恩这份信念

2022-03-18 20:21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文汇客户端

“以前就听说肝移植能治好(我的病),但身边没人做过,我一直不敢做,看到他们都很好,我也看到了希望!”在乡亲的鼓舞下,苏音白克成为新疆乌恰县第3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获得重生的肝病终末期患者。

今天(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移植团队王正昕教授、沈丛欢医生发起了一场特殊的肝移植术后云端复诊。

“下月1号我准备去上班,还要去上海看你们!”

“我现在15天检查一次血药浓度,药也在吃,都很稳定。”

视频的另一端,远在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患者买买提卡热·马来和阿克斯·努尔阿力,他们因为慢性肝衰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分别于2021年7月、11月在华山医院普外科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恢复良好,已返回新疆家中,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阿克斯今年57岁,一直生活在新疆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乌恰县因处于祖国最西端,素有中国“西极”之称,距上海足足有5100公里。由于医疗条件限制、百姓防护意识缺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人染上乙肝,再加之缺乏规律治疗,绝大多数人在就医时已进展到肝纤维化阶段,病情不可逆转,慢慢出现了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肝功能失代偿、慢性肝衰竭的症状。

阿克斯就是其中一个。

阿克斯的女儿在视频里忆起妈妈的就医经历:“我们和买买提哥是亲戚,去年2月妈妈被诊断为肝硬化、肝衰竭以来,病情一天天加重,到去年10月,妈妈一个月内住进重症监护室2次,当地医生说妈妈病情重,只有肝移植手术才可能救她的命,但也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等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手术难度大、术后管理复杂,十分考验肝移植团队的医疗技术和经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