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昆医大附一院采用脊髓电刺激技术让“昏迷”病人被“唤醒”

2022-03-20 12:43 来源:明珠号 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昆明信息港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红亮在第二个“世界昏迷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昆医大附一院”)创伤中心获悉,该中心神经外科组龚会军教授专家团队,采用脊髓电刺激技术,让“昏迷”不醒的王先生醒来。自2020年至今,该团队已经实施6例手术治疗,其中3例在长期 “昏迷”中被“唤醒”,另外3例出现对事物认知。

龚会军介绍,患者王明(化名)今年42岁,2020年6月,不慎摔倒在地,之后长期昏迷不醒。虽然经过多方辗转治疗,依然没有效果。8月,经专业的医生引荐,入住昆医大附一院国家区域创伤中心神经外科组。

9月,王先生沉睡3个月后,龚会军教授团成员紧密配合,解决复杂的难题,经过专业的治疗和术后的程控,意识逐步觉醒,在团队2个多月的精心护理和康复训练下,病人已能下床。经过近两年的恢复,病人目前恢复大部分正常生活自理功能。

龚会军教授介绍脊髓电刺激技术(SCS)治疗昏迷促醒的原理和机制,通过高位颈髓发送电刺激脉冲,增加脑干起始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冲动,改善神经传导状态,使得神经细胞电活动增强,调节交感神经的活动,增强全脑血流,改善糖的代谢水平,并且增加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的释放,促进患者意识水平的提高。

优点是脊髓电刺激具有不借助任何药物,可持续不断的物理镇痛,不破坏神经结构,微创、可逆,手术创伤小、可在局麻下手术,痛苦少,同时减少神经继发损失,减少神经炎症的反应,促进神经修复,从根源上帮助缓解神经性疼痛的特点,堪称“绿色疗法”。

据悉,采用脊髓电刺激技术让“昏迷”病人“促醒”,昆医附一院在全国属于开展探索较早的医院,为此类病患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探索出可复制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有更多“昏迷”病人被“唤醒”,让他们感知亲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

在2022年3月22日“世界昏迷日”,中国的行动主题为“科学评估,理性选择”。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分会昏迷与促醒学组,倡导全社会医疗机构办线下义诊、科普宣传或线上学术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