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你真的了解肺结核吗?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今天是第27个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活动主题为
“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

图源千库网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结核病症状
我们对结核病的第一印象就是,咳嗽、咳痰带血,当这些症状出现两周以上时,就要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如果还伴随着低烧、胸痛、呼吸困难、体重减轻、午后疲劳等症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医。
结核病的元凶叫结核杆菌,它有超强的抵抗力,在阴暗环境中能存活6-8个月,在阳光下也能存活数小时;结核杆菌生长繁殖缓慢,进入正常机体后不易致病,一般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瞄准机会下手。
传播方式
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部,故也称为肺结核。

图源千库网
1
·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结核杆菌随着患者的飞沫排出体外,待飞沫干后漂浮在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后致病。
2
·消化道传播
另一种传播的常见方法是,消化道传播,比如人喝下患有结核病的牛产出的牛奶。
如何预防
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预防的最好方法就是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三方面入手。
1
·控制传染源
积极发现及彻底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
2
·切断传染途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人口密集场所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
·保护易感染人群
密切接触者及时接受相关检查,高危人群要预防性服药,坚持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除此之外新生儿接种卡介苗疫苗也是重要预防手段。
易感人群有哪些?
结核病发病主要取决于两种因素:
1.感染结核菌的数量、毒性、频度;
2.身体自身抵抗力。因此,自身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营养不良、尘肺、糖尿病、胃切除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精神病人及其他原因(如长期精神紧张、工作与学习劳累且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的人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艾滋病人因免疫缺损,更易并发结核病。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这取决于身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的毒性,感染结核菌后,90%的人凭借自身抵抗力不会发病,而约5-10%的感染者会因抵抗力弱而发病。
如何治疗
结核病应该尽早发现,规范治疗,听从医生的要求服药,大部分患者都可痊愈。

图源千库网
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更长,也更复杂一般为18-24个月。国家还免费提供抗结核治疗,让患者不必担心经济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