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否需要立即处理,并且防止癌变??快来了解下

2022-07-05 20:08 来源: 小李说健康

结直肠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肿瘤,每年大约夺去19万人的生命。为了预防肠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不过,很多人虽然没有查出癌症迹象,却会发现自己存在肠息肉,于是,非常紧张。那么,肠息肉,发生癌变的风险有多大?发现息肉,是不是应该立即切除,防止癌变?此外,定期复查,应该如何安排呢?咱们现在就来解疑释惑。

息肉,通俗地讲,就是身体上长出了多余的赘肉,息肉是发生在鼻腔、声带、胃肠、胆囊、子宫等空腔脏器的内部表面的隆起状病变,并且按照生长部位来命名,比如,鼻息肉、肠息肉、膀胱息肉等。肠息肉,主要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通常是单个存在,也有部分是多个息肉同时存在。肠息肉,是带有普遍性的病变,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有30%,存在肠息肉。

肠息肉的发生原因,尚未明确。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肠息肉与年龄、遗传、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还有研究发现,肥胖会导致结肠周围脂肪堆积,诱发息肉,70%以上的肠息肉患者,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或超过25。此外,那些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者,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