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号

情绪化饮食是怎样一种体验?看看吧

2022-07-05 22:53 来源:明珠号 小李说健康

俗话说,没有啥问题是吃饭解决不了的,吃1顿解决不了,就再吃几顿。对于咱们同胞而言,解决饥饿问题,早已不是吃饭的主要目的。结识新人,要吃;升职加薪,要吃;情人和别人私奔,更要吃;就算股市大跌,挥泪清仓,银行卡透支,还是要吃。食物,真能解决所有的情绪问题吗?会影响身心健康吗?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有1位叫泰兹的美国认知疗法专家,写了专著,书名是《驾驭情绪的力量》。咱们现在就来介绍其中的精彩观点。

大吃1顿,是许多人遇到情绪起伏时的第1反应。自己支持的球队取得胜利,马上召集朋友开吃;工作顺利,要吃饭庆祝;和同事闹矛盾,饭桌上解决;失恋后,许多人不是心情变差,而是身体变粗,那是吃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习惯行为,还是生理反应?饮食与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咱们经常使用的词语,比如,苦乐参半,悲喜交加,哭笑不得,都表示情绪不是单纯的。如果情绪与饮食再纠缠在一块,就会变得更为复杂,因为,饮食不仅满足生理需求,还有心理功效,比如,带来愉快及安全感。因此,许多人会选择在饭桌上谈判,边吃边聊,这样有助于消除紧张和敌意,而吃1顿饭,庆祝开心的事情,则是锦上添花,会增强快乐的感觉。

饮食对心理的效用,在正常情况下,多数是正面的,但是,情绪变化却不是这样。有些情绪是正面的,比如,喜悦、自豪;还有一些情绪则是负面的,比如,害怕、内疚、紧张、羞愧、愤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静下来清理情绪,可能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心底的负面东西较多,而摆脱负面情绪的有效途径是替换,情绪不佳的时候,就会尝试用饮食带来的正面情绪替换坏心情,但是,这样的情况长期反复地发生,便会坠入情绪化饮食的大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