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青树嘴镇:做好“三手”文章 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
本文转自:红网

群众用积分兑换日用品。

将收集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进行集中分类回收。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谭馨 益阳报道
青树嘴镇沙港市村位于南县东部,地处茅草街镇与千山红镇相交处,面积10.05平方公里。去年以来,青树嘴镇沙港市村通过坚持“党建引领”本手、用好“积分兑换”妙手、探索“长效治理”先手工作思路,全力开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叩响了党建引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门。
坚持“党建引领”本手 激发治废“活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青树嘴镇沙港市村按照“干部带动一批、党员示范一片”的思路,在全县首个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三池两坝”处建立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示范片,全村设立11个回收站。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多次组织党员志愿队定期针对田间地头的陈年垃圾、农业废弃物进行捡拾清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通过村村响、网格群、宣传车、上户等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治污强大动能。
用好“积分兑换”妙手 强化治废“效力”
积极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工作,如何提升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是首要解决的难题。沙港市村组织各片区坚持“支部主导、党员带头,广泛走访听取意见,召开会议凝聚共识”工作思路,推动公开透明的开放式决策、参与式治理,寻求最佳的工作方式。沙港市村曾先后召开了10多场“屋场户长会”,一致通过了“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积分兑换细则”的“妙手”决议,解决了群众主动性不够,参与度不高,巩固提升难等问题。
探索“长效治理”先手 汇聚治废“合力”
抓好乡村“硬环境”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沙港市村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结合村集体创办的“金香稻虾专业种养合作社”完善“联农带农助农机制”,按照统一播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获的标准科学减少农药化肥投入,更好地带领成员发展规模化绿色农业,不断探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效果。立足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完善农药包装物、废弃地膜等回收机制,探索区域性废弃物回收的试点示范。在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作用。同时,不断完善群众共同参与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未来,“沙港市村将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以‘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行动为抓手,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沙港市村党总支部书记周芳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