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一季订单农业“钱”景好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宝石乡青菜基地
本报讯(林忠伟 文/图)当前,梓潼县2万多亩青菜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去年12月份以来,梓潼县仁和镇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村民有序采收青菜,按照订单协议交给合作社、公司。
据村民介绍,青菜保底价为260元/吨,每亩地能收获5吨左右的青菜。青菜收割过后,就会开始种早玉米、早花生等,实现良田一年种“三季”。
仁和镇与梓潼县福欣食品有限公司、梓潼县远之航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通过党委政府引导、集体公司运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思路,发展榨菜、青菜订单农业。目前,农户种植榨菜、青菜9000余亩,预计能为福欣公司提供20000余吨的食品原料。“青菜收获后,可以提前着手准备种植早玉米和春大豆等作物,避开来年春旱,形成错时发展避风险,统一标准提质效,保底销售促增收的种植模式,亩均可为群众增收1000元以上。”仁和镇副镇长罗明强说。
宝石乡采取多种模式,引导农户种植青菜2000多亩。“通过推广‘果树+套种’模式,宝石乡新增青菜500多亩,新增产值70多万元。”宝石乡党委书记魏小平说。
梓潼县将发展青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之一,主要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解决菜农在资金、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并通过“以农促工,以工哺农”发展模式,充分依托福欣食品、蜀国农业等涉农企业带动,在10多个乡镇种植青菜20000多亩,带动菜农3000多户,预计能够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