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300问丨疫情下这些心理安抚技巧可尝试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见习记者 涂佳煜
【编者按】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大家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无论是用药指南、谣言疑惑、医疗服务、身体养护等问题,还是“脑洞大开”的科普知识,只要你提出来,主持人“易小问”都会帮你找到权威专家答疑解惑,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点击此处进入“防疫300问”专题页面

疫情之下,长时间“宅”在家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小疙瘩”,如何利用心理安抚技巧抚平这些“疙瘩”?帮助患有精神障碍的家人呢?本期“防疫300问”,易小问邀请到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郭芳和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段江豪两位专家,为大家传授一些实操经验。
1、疫小问:网友如影随形想知道有什么具体的心理安抚技巧,是我可以尝试的?
郭芳:为大家推荐几个可以自己尝试的心理安抚技术:
正念放松法:专注地坐好,背部挺直,身体放松,轻柔、和缓、专注地呼吸三次,感受气流在身体内的感觉:吸气,感受空气流入鼻子,腹部慢慢隆起,同时心里默念“1”,呼气,感受气体从鼻子流出,腹部慢慢瘪下去,同时心里默念“2”。重复以上呼吸5到10分钟。
着陆技术:从你目光所及处选一个喜欢的小物件,可以是任何东西,比如一支笔、一朵花、一个茶杯,然后把物件放在面前或者拿在手里,花一些时间观察它的外形、颜色、亮度、材质、软硬、重量等特点,边观察边保持舒适的呼吸。
蝴蝶拍法:双手交叉在放在自己肩膀或上臂,双手交替慢拍自己的肩膀或上臂,左一下右一下为一轮,4—6轮为一组,拍完一组后,停下来,做一次深呼吸,感受当下的体验和平静感。可重复两到三组。
2、疫小问:网友TMAH10我的家人本身患有精神障碍,这段时间我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帮助他们?
段江豪: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形成支持的家庭氛围。作为家属,首先需要对精神障碍本身形成正确的认识,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出现一些言语、行为、情绪等方面的症状,这些表现并非是由于患者本身的“懦弱”或“多想”,精神障碍也并非“坚强一点”或“想开了”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家属应该将精神障碍和其他疾病同样看待,合理对待患者出现的种种想法和情绪,保持耐心,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必要的理解和支持,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其次,我们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作息,坚持接受治疗。作为家属,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养成早起早睡的生活规律、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必要的社交活动、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工作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家属也要关注患者的服药情况,保证患者按医嘱规律服药,情况允许的时候定期复诊。
最后,我们要关注患者安全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部分精神障碍的患者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冲动,或是缺乏良好照顾自己的能力。因而家属应当注意保持患者周围的环境安全,让患者远离火、利器、绳子、高处等。同时家属也应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保持关注,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人 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渡过第一波感染高峰!
-
小 如果出现下面6种现象,说明你已经二次感染了,建议多注意
-
浙 28岁白领变“白兔”医生:阳康后注意这个疾病
-
上 全球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已检测出XBB.1.5 世卫:网络传言夸大了XBB致病性
-
百 疼痛剧烈!不少人“阳”后患上这种病
-
央 阳了后,真的会导致脱发吗?
-
澎 新冠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要不要都打?三位医学专家详解
-
中 春运大考遇上“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该怎么做?
-
人 张伯礼:春运大概率会引起新一波感染小高峰
-
澎 阳康体检套餐热销:CT检查量创新高,有无必要?
-
人 辉瑞P药医保谈判为何出局?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士透露细节
-
杭 阳性1个月后,风险增加33倍!出现这两个症状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