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稳步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
产业升级 提质增效
玉溪稳步推进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以高品质、高投入、高效益的羊肚菌全产业链发展为切入点,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每亩突破350公斤。 核心阅读:目前,我市野生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设、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建设、人工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8600亩,共有食用菌企业7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2户;食用菌类“三品一标”产品12个;全市包山养菌主体285户,面积达32万余亩。易门干巴菌、易门鸡枞、易门松露、易门牛肝菌四大菌类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正在加快推进。通海县源森天麻专业合作社成功选育的“林麻一号”获得省级新品种认定证书,是目前全省唯一取得认证的天麻品种。
下一步,我市将稳步推进羊肚菌种植,以平菇、香菇等品种为主,稳步扩展人工食用菌种植,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年内新增平菇(含榆黄菇)、香菇等80万棒以上。培育一批食用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做好“三品一标”创建工作,全市新增食用菌类“三品一标”产品5个以上。
记者从市供销社获悉,2022年,我市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12.78亿元,同比增长13.32%。这个自2021年加大培育力度的产业,短短两年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举措,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加速提质增效?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成绩:产量产值逐步增长
2020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围绕提升食用菌品质、扩大栽培食用菌规模两大任务,致力将我省打造成全国野生菌贸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产中心和全国大宗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玉溪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市供销社设立办公室。2021年7月5日,我市印发《玉溪市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壮大千百亿级产业目标,按照“种植作示范、加工多中心、销售强集散”的总体思路,力争把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玉溪市农业“6+N”产业体系中的高原特色农林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