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的味道中寻觅诗意
2023-02-14 09:04 来源: 每日看点快看
谢冕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诸多面食品种中,馒头最简约,也最低调,它无须任何装饰,它的使命就是充饥,喂饱人的肚子。吃馒头不需要排场,陪同它的,一碟咸菜足够了。一个馒头,一碟盐疙瘩,再加上一碗玉米碴子,此乃最佳的搭配。”翻开《觅食记》,谢冕先生踏遍青山搜寻美食的经历和心得令人敬佩:那是一场与美食的精彩邂逅,是一位九十岁学者的美食告白。
学者谢冕对于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体验和额外的寻觅经历。本书收入谢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从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记”,到“一碗杂碎汤等了三代人”;从游历山川的“小吃四记”,到“颐和园附近一家见证时代变迁的餐馆”;从知美味的“红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论乏味”,谢冕先生笔下的美食文字,记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读的同时,多了人生滋味,淡然而不乏丰满,让人读出一位有趣且可爱的“觅食者”形象。
“该咸不咸,不吃;该甜不甜,不吃;该油不油,不吃。”这是谢冕先生的美食箴言。他说,五味之中,盐是霸主,盐定味,糖提鲜,此理主厨者皆知。不会用盐,犹如医师开方,犹豫而不敢在主药下足分量,庸医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大的、老字号的饭店,菜端上来,不用怀疑,就是这个味,因为厨师下手有数。能把普通菜做成精品才是名厨。没有窍门,其道理很简单,火候食材等因素除外,适量用盐最是关键。
他不求美食有多“高贵”,也不讲究“排场”,唯独在乎是否正宗、地道。“我吃煲仔饭,特别中意于它焦煳的锅巴,往往穷挖不舍。锅巴别人多弃之,其实他们不知精华全在其中,香脆油润,特别迷人的是它的焦煳味。”有次在重庆,宾馆吃食,千篇一律,于心不甘,决定“造反”。私下约了二三好友,找一家面馆,一碗重庆小面,三元钱,豪华一点,再加一碗“豌炸”,也不过数元。大喜,大呼:“这才算到了重庆!”